山路水桥:面对极端,我往往也会剑走偏锋。冷静下来,发现自己也不过是发发牢骚,放放空炮。仔细看了家长凡凡的留言,我真的很惭愧。
我完全认可凡凡家长的评论,现在特将凡凡家长的留言评论挂在这里,作为我的观点的重要补充。
-
- 每到先生这里来便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关于学历,我认为,经受过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他所受到的教育和训练绝对是不一样的,使得他们根本素质绝然不同,这是毋庸置疑的。现在一些职位要求达到什么样的学历背景,其实就是要在经过那些系统教育和训练的人当中进行筛选,换句话说,本科毕业已经不再像20年甚至30年前那么凤毛麟角了,博士、硕士的多得是,低学历跻身学术界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很难混下去的。
2、同样学历的人,通过观其考试分数,再去评判其能力也是泾渭分明的,高分是如何获得的,是经过个人努力、奋斗、拼搏的来的,这姑且不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也是其付出劳动和辛苦、耐得住寂寞、牺牲自己娱乐自由,而孤独地坐在空无一人的教室里学习换来的,这起码是一个学生学习态度和毅力的体现。
3、高分低能只(主)要抨击的是目前中国的应试教育,有人说前十名效应,即无论在那里前10名的学生最后都不是最优秀的,那么最优秀的会是那后10名吗?非也!能力和分数只说日后漫长的工作经历自然会有分解,但是,分数起码是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最根本的体现,(当然也不能排除)高学历的照样也有混来的。
4、我们说的能力究竟是什么能力?学习能力、业务能力、操作技能、社会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不可搞田忌赛马,在我的医院里经常有护士与临床博士、硕士叫板,我觉得大家应该摆正心态找准自己的位置。能力不是先天获得的,是经过训练获得的,给他们一个机会、一段时间——当然如果还是可朔之才的话。
5、凡事都没有绝对的,以上说法只适于一般规律,但是我们是讲唯物主义的,一般的客观规律性的东西应该是事物的主流,而不应以点概面全盘否定,那么是不是这个民族可以不再让下一代读书了——因为学历高能力不高;因为分数高能力就不高——很不成逻辑的思维,很危险的理论,对下一代具有毒害性和误导性。
不知道我是不是真正理解了山路水桥先生的一片苦心,本人对老先生的思想观和教育观和一贯敬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