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明节、寒食节,扫墓祭祖究竟应该是哪一天?

(2009-04-04 22:13:29)
标签:

杂谈

清明节

寒食节

介子推

晋文公

分类: 忽悠乱弹及其他

3804-1656-0076

http://p.sharechn.com/SharechnPhoto/Other/10/6/2/5562x3.jpg

山路水桥关于寒食节的感慨:

  古人介子推割下大腿肉奉献给逃亡在外不得其志的晋文公重耳,让其充饥得以活下去,并助他在其后登基复位。

  但是不争气的晋文公在恢复帝业后,却走上了腐败的道路,使介子推大失所望,于是不再愿意出山。晋文公用三面放火烧山的馊主意来迫使介子推出山,谁知介子推宁愿被火活活烧死,也不肯从命。

  终于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千古悲剧,同时形成了中华民族“寒食节”的丰富文化内涵。

  今天吃着老百姓大腿肉的官员不在少数,然而这些人与当年落难的重耳却完全不一样。今日之“重耳”则是巧取豪夺,全然不顾“义气”二字。

  今日也有毅然割下大腿肉的介子推,然而今日之“介子推们”若不是为了“吃小亏占大便宜”而故意拍马屁献媚行贿,那么就是为了在“潜规则”通行的时代里办成一点正事“不得已而为之”。与当年的介子推只是愚忠的自觉行为完全不是一码事。

 

 

寒食去苏州上坟车子一路被堵只得弃车步行

作者:龚成通(山路水桥)

寒食清明去上坟,

司机导游皆丢魂,

环顾小路何处有?

漫山遍野全是人!

 

  从文化内涵上看,“清明节”不过是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当然不能说农事没有文化,但是与“寒食节”相比,“清明节”的“种瓜种豆”、“踏青赏花”显然就显得单薄得多了,尽管这两个节日靠得很近,甚至还经常重合在同一天,但本质意义不能相互混淆。

  据历史记载文人留下来的诗词歌赋看,中国扫墓祭祖从来是在寒食节举行的,查不到任何历史资料与政令从何年何月开始改为在清明节办了。

  我对“寒食节”的记忆也已经随着时代渐渐淡漠,只是依稀记着为数不多几首唐诗了。

  “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代晋国“介子推”的。晋文公逃亡时期,介子推“割大腿肉”给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复国,请介子推出山领取封赏,介子推见晋文公已经走向腐败,决定隐居拒绝,文公便出了一个“三面放火烧山逼其下山”的馊主意,谁知介子推誓不下山抱树而死,从此文公在每年的介子推忌日,禁用烟火,不吃热食。有诗云:

 

寒食(唐·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为子推。

 

遂形成中华民族立“寒食”为节,以此“褒扬忠君爱国思想,倡导反腐廉政建设”。2500年来,寒食节也就逐渐演变为祭祖扫墓的文化传统。

  由于寒食节是冬至算起的第105天,一般就在清明节4月4日(5日)前一天。从去年12月21日冬至第一天算起,第105天正好也就是今天“清明节”。由于寒食节往往与清明节日期相重,而那些历史典故也往往被人遗忘。所以寒食文化逐渐淡忘,清明祭祖误约俗成。

  真要考究民初已经没有寒食节祭祖扫墓的讲法了,往前追溯可能在清朝末年(未经考证)就已经将此习俗改过来了,现在70以下朋友基本不知寒食节文化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假日办”去年(2008)起“清明”成为“法定假日”了,从此开始了以法定条纹彻底排除了“寒食节”传统的文化意义,彻底把“寒食祭祖,清明踏青”二者混为一谈了。

  数典忘祖极不应该,何日祭祖是无所谓的,西风东渐也是不可怕的,但是中国寒食节文化不能失传。

  不过韩国至今还保留着寒食节祭祖扫墓的文化传统。

  “端午节”已经被韩国人“申遗”了,将来也总有一天韩国人会将“寒食节”拿出来作为“东方文化”的继承者去“申遗”的,到时候中国“假日办”的一帮子混蛋老爷们不知还有何话可说?

 

后语:

  本人意见并不是反对在“清明节”祭祖扫墓,并不是主张严格地将祭祖扫墓改在“寒食节”进行,只是想让大家搞清楚这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其实上坟祭祖扫墓,是寄托人们对前人的怀念,以示将继承其事业意志,开拓未来发扬光大,选择在哪一天都无所谓,本人对“假日办”设置清明小长假持有异议,让大家集中在清明节或“寒食节”(及前后一两天)的日子里上坟祭祖扫墓,会产生交通拥堵等很多社会安全问题。再者小长假也推动不了什么“内需”,除了冥币等迷信用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