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2008中国教育盛典投票统计百分率》的释疑

(2008-12-22 00:05:54)
标签:

中国教育盛典

十大教育博客

投票统计

比例

百分号

释疑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新浪举办“2008中国教育盛典”的投票活动,我是在2008年12月6日才知道的,投票活动的项目我大多不是很了解,我只是根据自己对候选人博客的关注程度,参加了“中国十大教育博客”的投票。

  票投出后就一直关心着我的几个朋友的得票进展。

  很偶然地发现“中国十大教育博客”20名后选人“得票率”的统计“总和”竟然远远超过了100%,达到了150%以上,这是怎么回事呢?

关于《2008中国教育盛典投票统计百分率》的释疑

这是2008年12月22日00时02分截图,其总和达到了157.05%

 

  我想可能也会有朋友和我有一样的疑惑,于是我给新浪教育编辑唐晓芸发了个短信,小唐的回答:“哈哈,龚大帅哥你观察太仔细了!这次投票是多选,最多可选五项。”

  这个解释是说得通的,也许新浪教学频道不一定会专门为有疑惑的网友解释了。故将我的理解写下来,算是帮新浪教学频道为各位有疑惑的网友做个解释。

  得票率一般是这样理解的,假设在“3个候选人的三选一”的选举中,有N个人参加投票,三个人的得票分别为A1、A2、A3。那么在不出现废票的情况下应该有

A1+A2+A3=N,

并分别称P1=(A1/N)*100%、P2=(A2/N)*100%、P3=(A3/N)*100%为三个人的得票率。

  所谓“得票率”,其总和一定会有“P1+P2+p3=1=100%”,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现在是“在3个候选人的三选二选举中,有N个人参加投票”,三个人的得票分别为A1、A2、A3。那么在不出现废票(不满足至少选一人,至多选两人的要求的选票)的情况下应该有

A1+A2+A3=S,

这里有:N≤S≤2N 

  照例,应该分别称P1=(A1/S)*100%、P2=(A2/S)*100%、P3=(A3/S)*100%为三个人的得票率,才能保证使“所谓得票率总和P1+P2+p3=1”。

  但是我们在假设有100张有效票的情况下,请看下表所列的得票情况:

 

 

得票

得票率

100

62.5%

40

25%

20

12.5%

 

“候选人甲”明明得到了全票,你却说他的得票率为62.5%,确实不合于“情”。

  但是你要是说他的得票率为100%,如下表 

 

 

得票

得票率

100

100%

40

40%

20

20%

 

那也是不合于“理”。

  所以计算得票率,取“N”还是“S”作为分母都不能很如意。但是我们关心的是排名,而排名只与分子有关,与分母是无关的。那么我们就不纠缠于“百分率”的名称,只是借用“百分率”其记号,表示其比例总是可以的吧。

  只要注意到“2008中国教育盛典”统计表的表头上不是“百分率”,而是“比例”。 

 

 

得票

比例

100

100%

40

40%

20

20%

 

那么就是既合于“情”也合于“理”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