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平行志愿”伤害了谁?

(2008-07-13 09:02:11)
标签:

爱在中国行

高考

招生录取

分数优先

平行志愿

合理体现

历史原则

教育

分类: 附庸风雅充斯文

“平行志愿”遏制了填报志愿中的“投机冒险”的博弈行为
山路水桥2008-07-11

  最近看到有关媒体报道,部分家长在知道自己孩子考分及目标学校投档线后,对“平行志愿没有保护低分考生利益”进行了强烈的质疑。
  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平行志愿”的政策在高考前早就制定的,对谁都是公平的。它比以往的政策,不会特别地伤害到谁。
  以往的政策,尽管执行也绝对是“分数优先原则”,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一本院校招生时只录取一本线上第一志愿的考生”,所以“第一志愿”显得特别重要。从录取效果看、在投机博弈者的心里感觉来看:“志愿优先”的级别高于“分数优先”,这也是事出有因的、有一定根据的。但是,他根本没有特意“保护低分考生的利益”的原则。
  针对这种“很多一本院校招生时只录取一本线上第一志愿的考生,而产生了部分高分生落榜”的不合理情况的,制定了新的“平行志愿”的招生政策。
  今年实行了“平行志愿”以后,估计以往这种“部分高分生落榜”的不合情理的事会有所减少。
  所以从实行“平行志愿”更能凸显“分数优先”的原则,这就“当然地”使人产生“保护了高分考生的利益”的误解。

  其实不然,
  一.旧政策从来也没有特别照顾过低分考生。
  历年的高考招生政策似乎只是按志愿学校、志愿专业、志愿地域等排序,其实不是的,“考分优先”从来就是级别最高的一个原则。怎么能说旧政策业就是照顾了低分考生呢?
  二.平行志愿也不可能保护所有高分考生的利益。
  1.按某些报考咨询软件把A志愿定位得相当精确,而不是按“学校、专业、地域”上“宁退三寸,不争一分”的原则填志愿;
  2.A与B、C、D之间拉不开档次;
  3.宁愿复读也要抱着“非211不走”的“远大目标”者;
  4.不肯接受调剂、不肯接受补填志愿者。

“平行志愿”也是保护不了这些高分生的,这些高分生的“落榜”仍然是必然的。
  三.“平行志愿”真正遏制了填报志愿中的“投机冒险”行为。
  历年招生旧政策不合理之处,就在于很多一本院校招生时,一本线上第一志愿的考生人数已经够了,所以就名正言顺地只录取一本线上第一志愿的考生。
  不少考生接受了以往高分落榜考生的教训,为了避免出现“高分落榜”的厄运,小心谨慎地调低了自己第一志愿目标院校(专业)的档次。这就形成了“低档学校考生扎堆”、“高档学校门可罗雀”。就在在这种前提下,一些敢于投机冒险进行“孤注一掷”的幸运大博弈的考分较低的考生,很有可能因此而极其幸运地中了“大奖”。

  而现在实行了“平行志愿”后“低档学校考生扎堆”、“高档学校门可罗雀”的现象得到彻底纠正,各名校投档分数线整体上扬虽然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也是“平行志愿”真正体现出了“分数优先”的公平原则的一个标志
  历年招生政策根本没有特别照顾低分考生,但是却确是使一部分“敢于投机冒险靠运气而博弈成功”的低分者产生了“旧招生政策照顾低分考生”一种错觉。
  而招生新政策“平行志愿”遏制了填报志愿中的“投机冒险”的幸运博弈行为,这就给人以“平行志愿没有保护低分考生利益”的错觉。


  实际上无论什么政策,只要是在考试之前确定的,他不可能特意去照顾谁,在分数出来后,也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
  这些上海家长们的反映,也只是在知道自己孩子的考分和目标学校投档线,看往年(外地)没实行“平行志愿”而产生的“高档学校门可罗雀”现象后,才发出的牢骚。

  相信十天八天后,没实行“平行志愿”的外地考生和家长,会因“低档学校考生扎堆”和“高档学校门可罗雀”而怨声载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