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三只眼再谈《一流大学》

(2008-04-24 22:23:40)
标签:

教育

杂谈

第三只眼

精彩牢骚

调侃

一流大学

十大条件

高考

择校原则

补充

分类: 精彩草根一言堂

第三只眼关于《一流大学》一文的补充

 

  非常欣赏赞同第三只眼的《一流大学的十项要求》,他的的观点、揶揄、调侃,完全符合我的一贯思想和风格,所以我昨天加了几句简单的按语,就立即作了转贴《第三只眼里的一流大学》。

  当然,如果你真拿了这些“揶揄、调侃”之辞,去作为“人大”或者“政协”的提案,就似乎显得有点不太严肃。

  但我不知道有谁能说这些“揶揄、调侃”之辞中的道理不深刻?

 

  今天非常巧,看到晨雾也把该文做了转贴,并看到原作者第三只眼在晨雾转贴后的留言,一再说明他是“针对现在高校流行的问题发牢骚的”,我不得不佩服第三只眼,他发的牢骚也是那么地深刻,那么地有见地。我们教育界真应该多几个这样的人,能经常发发这种针砭时弊、切中要害、令人深思的牢骚。

  我以为,教育界的有识之士不应该拿牢骚只当“牢骚”来看的,还需要大家一起共同来深刻探讨。

 

  第三只眼在晨雾那里的新留言已经相当严肃了,我理解他担心有人会太“较真”。如果真有人较真,那么对于这些的朋友来说,第三只眼的补充也是很有必要的。

  既然前文我已经转贴了,那么转贴这些补充也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原文全部复制抄录于下:

 

  谢谢晨雾兄抬爱。这个小文初衷虽是提如何挑选高校的,重点却是针对现在高校流行的问题发牢骚的。

  针对选校,在(再)分项补充点个人看法。
  1、一所学校的传统至少要几十年来养成,对有些暴得大名、历史不长的学校要慎重。比如北京人选择不大熟悉的外地大学时,关注它的校史是否比较长是必要的。
  2、我很反感校名频变的现象。不过这不应该是你不选择它的理由。只是宜搞清它原来的校名及声誉如何。例如武汉的原华中理工大学大名鼎鼎,5年前刚改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时被许多人误会为二级学院。
  3、所报志愿会不会到新校区、分校,报考前一定要弄清。新区往往比本部的人文气氛差得远。例如今年西北工大招的本科生将全在新校区。
  4、按道理,高校应远离政治中心、商业中心和娱乐中心的大城市。但我国的国情是政治决定着教育资源,择校当然宜选政治中心。
  5-6、为防止不掉到下一档,填志愿原则上要选择“专业服从调剂”。对合并过二流学校或本身有差专业的学校,服从调剂的风险会很大,报考时一定要谨慎。
  7-10、这些与选志愿无涉,仅是个人对高校的问题发发牢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