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望与失望

(2007-03-09 21:17:24)
分类: 附庸风雅充斯文
因为我从没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所以我也没有悲痛欲绝的“失望”
文 / 龚成通
(原作写于2006年8月31日,第一次发表于2007年3月9日)

    这是准备在2006年9月1日开博第一天就发的文章,由于当时最基本的发表方式都没掌握好,发了多次一直因弄不懂的原因而发不出去,以后也就不打算发了。曾经看到了一篇《好孩子真的是夸出来的》写得非常生动,使我很受感动,在本博上
转贴一下后,就彻底放弃发表本文的意图了。
    可是,就在一个半小时之前看了另一篇专家质疑性的文章,说《好孩子真的是夸出来的吗?》,我是如鲠在喉,虽然不想与他论战,但是把此文翻出来发表的决心却突然变得十分强烈。
  对于我曾经转贴过的“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一文,是否可能有虚构的成分,我无法考证定论。但本文是我的切身经历,绝对不假。

    我的儿女们看了《上海新闻晚报》上“蓝水怡上海签名售书,‘64岁老粉丝’前来捧场”的关于我的报道后,都对我这个64岁爷爷级的老爸,是怎么会当上“粉丝”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问了我许多问题,其中一些问题和新闻晚报记者采访我时所问的问题完全一样。
    接下来他们又查阅了我在蓝水怡博客上的所做过发言,他们还不知道老爸我从今天起自己也开“博”了,而且写的这第一篇文章就是这篇写他们的。
    虽然他们一个在国内,一个在海外,但问我的问题是出奇的一致:“我在你老爸眼里真有那么优秀吗(我在蓝水怡博客上一直在夸我的子女)?我们怎么自己都没有感到!”。
    是的,在我老爸眼里,你们确实是最优秀的,你们小时候,老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的儿子(女儿)是最棒的’,这确确实实是我的真心话。
    实事求是地说,我也看到过在你们的周围,确实有不少比你们更优秀的同学,但是我看到了你们总是在努力,总是在不断的进步,我满足了。
    你们出去竞赛,拿个什么奖回来,我都高兴。实际上你们经常是什么奖也没拿到,但是老爸我也一样很开心。我并不是“难得糊涂”,我觉得我始终就很清醒。
    因为老爸我也是做过学生的,你们现在的压力,老爸我也都是经受过的。
  我常常会这样胡思乱想:幸好我的爸爸妈妈都是不识字的小小农民,对我的期望一直不是很高,没有将更大的压力传递给我,所以我能够始终如一地坚持努力下去。如果他们对我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也许我会受不了这样的压力而早就垮掉了。
    “老爸你难道真的没有对我们失望过?”这是我儿女们的第二个问题。
    我为什么要失望?既然我一直都认为我的儿女是最棒的,我又有什么理由对你们感到失望。况且你们始终是在往前爬行,没有一天停顿过。
    我的理论是

蜗牛要为自己儿女的爬行感到骄傲,
蚂蚁要对自己儿女的举重表示欣赏。

 
  对此理论,我周围的朋友们很是不理解,嘲我“是新时代的阿Q”。
    我女儿在读初一第一个学期时,考了小班的第十二名,觉得很让爸爸失望。但是我说12名考得很好啊,咱们下学期再努力一下,争取在班级里名次提前一名好吗?女儿一下子就轻松了:“爸爸我要再提前两名,考到前十名”。就这样,她的名次一直不断地在往前爬。
    她的名次越往前靠,我就越不能给她下“再提前一名”的指标了。甚至我曾经想过是不是给她下一个“名次可以不用往前提”的指标了。
    有一天女儿突然问我,你怎么一直不问我在年级里的排名呢?其实我哪能不想,但是你一直很努力啊,我问它干什么?你现在这样问我,我就知道你的名次在班内已经达到了顶点了,年级里也屈指可数了。
    到高中毕业,我女儿排到了全年级第二(是上海最最好的中学——上海中学)。对于整个爬坡的过程和最后的结果,在我和我女儿看来,都觉得这是非常的自然。
    在我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骄傲下、欣赏下,今天我的儿女终于成了两只一飞冲天的大鹏鸟。也许,“他们是一飞冲天的大鹏鸟”仍然是我的“阿Q”感觉,但是我一如既往地骄傲、欣赏。
    我始终没有回头去看过,那些当年一直把他们自己的儿女当作“飞奔的千里马”、当作“超级举重冠军的大象”来苦心培养的、并始终称我为“阿Q”的朋友们。更没有去比较过,他们的子女们今天的情况怎么样了?
    但是我明显地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嘲笑我为“胸无大志”的声音,由大到小逐渐湮没,以至转化为了赞叹。
    我会真的“胸无大志”吗,非也!我只是觉得把孩子的目标定得太高有用吗?训斥、责骂、惩罚真的会有济于事吗?
    我的儿女们,直到今天,你们还是那么的努力。只要你们一直还在爬坡,始终还在攀登,我就为你们鼓掌到底。
    我再也不问你们,此刻你们在跑道上跑的是第几圈了,实际上过去也从来没有问过。
  跑道上那么多的人,在你们后面的人,说不定已经比你多跑了几圈;在你前面的人,说不定还比你们少跑了几圈。
  自己努力跑自己的,何必要与别人去比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