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造词法破解英语词汇原创结构和意义(上)

(2011-06-13 00:07:20)
标签:

英语词汇

刘仁博士

造单词

教育

造词法破解英语词汇原创结构和意义(上)   刘仁博士/文 

英语世界中专门研究英语词汇起源的一门学问叫做词源学(Etymology),专门研究英语词汇结构的一门学问叫做构词法(Word-formation),这两种学问各有所长各有所重,共同构成英语词汇学习和研究的基础理论。造词法(word-creation)则以词源学和构词法为基础和参照,结合英语词汇产生的社会发展历史和科学技术背景,破解了诸多英语词汇的起源和原创问题。

一、三种语言学之间的关系

词源学根据世界语言历史文献资料尽量寻找每个英语词汇的最早记录,并推测每个英语词汇与其他语言词汇之间的渊源关系。但是,词源学所能够跟踪记录的英语词汇太少,而且绝大多数拥有多种语言来源,因而无法确定最合理最准确的语言来源。就像整个印欧语系的确立,实际上也是在印度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之后,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官员偶然发现印度梵文(梵fan=fo)与英语甚至整个欧洲语系的血缘关系,因此客观而科学地将印欧语系中的“印”放在了“欧”之前。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词源学寻找英语词汇起源的努力及其不确定性。

构词法根据希腊语和拉丁语与英语之间的关系,将英语词汇的基本构成要素做了统计分类,总结出英语词汇“前缀+词根+后缀”的基本结构,对于掌握英语词汇的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就像学习中国汉字的偏旁部首一样,构词法成为英语初学者的入门工具。但是,构成法只解决了词汇结构或者词汇形状问题,并没有解决为什么特定结构在一起就形成了特定词汇的特种意义。在中国,有一本叫做《说文解字》的古书,对汉字不同结构组合在一起的原创意义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分析;但是,构词法并不具备《说文解字》的功能,更加重要的是构词法词缀过多而且分类和解释并不科学,因而,构词法对于许多中国学者而言并不具备理解英语词汇并简化记忆的功能。

造词法以英语词汇产生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为背景,尊重词源学与逻辑学之间的相互印证,遵循统计学和语言学(包括词源学和构词法)的基本原理,探索每一个英语词汇的“音形义”创造过程以及诸多英语词族之间的本质联系,最终从英语词汇快速增长的语言现象中归纳出造词法的四项基本原则和造词公式,在汉语和英语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思维转换桥梁。造词法包括字母互换规律、缩略规律、词性通用规律和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互换规律;造词公式在构词法“前缀+词根+后缀”的基础之量化、简化为“N前缀+词中+N词中+N后缀”。造词公式中的N代表具体数量,“+”号代表主要由五个元音字母(也包括半元音Y)承担的连接“桥梁”。根据其位置不同,“桥梁”分为“第一座桥梁”、“第二座桥梁”和“第三座桥梁”,“第一座桥梁”最简单,“第二座桥梁”最规范,“第三座桥梁”因为拥有四种形式因而最复杂。造词公式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构词法中数百个前缀和后缀简化为仅有的26个前缀和10大后缀以及不到30个常用小后缀,这些前缀和后缀覆盖200万词汇中的90%以上。【注释1:《十天突破雅思真题词汇》(第三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3月】。

二、造词法破解英语疑问词原创结构

造词法建立在词源学和构词法的基础之上,不仅纠正了词源学中诸多模糊起源记录和构词法中对前缀、后缀的错误分类和解释,而且补充了大量的英语词汇起源以及原创意义的分析。比如,根据字母互换规律(包括元音字母a-e-i-o-u-y之间的互换,以及b-pd-t-sg-kf-vm-nu-v-w-y等几组辅音之母之间的互换)和缩略法(缩略掉一个字母和多个字母两种形式)就可以解读众多英语词族及其原创结构。

字母互换例解:now-new-news-innovation-reinnovation,在这个简单的词汇家族中,从now(现在)到new(新)使用了元音字母o-e之间的互换,从new(新)到innovation(创新)中的词中nov又使用了辅音字母v-w之间(其实,字母u-v-w属于同一个字母在不同位置的不同表达形式;y字母则包含一个辅音字母v和一个元音字母i,即Y=V+Y,因而u-v-w-y四个字母可以实现互换)的互换。Innovation这个后创单词的创造过程就是在单词now实现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互换之后,又在前面加上i+双写规律(词中第一个辅音字母的双写)的in,在后面加上10大后缀之一ate的名词形式ation,最终形成“innovation(创新)”这个新词汇。Reinnovation则是在innovation的基础之上的“再(re)创新”。英语词汇其实是在造词规律的支撑之下才不断发展壮大的,绝对不是一种字母无序组合的发展。字母互换仅仅属于造词法的第一项基本原则,大量的英语词汇都在使用这项规律,比如常见的英语词族,angle-anglo-Englishsing-song-sang-sungthis-thatthese-thoselanguage-linguistmicroeconomy-macroeconomy等等。

缩略法例解:如果大家都知道,一个礼拜的第一天是Sunday=sun+day:星期天),即“太阳的天”,那么,我们就很容易知道一个礼拜的第二天就应该是“月亮的天”。确实如此,西方语言的祖先们在创造英语词汇的时候也的确是这样想的,因此,Monday=moon=mon+day)就是礼拜一的意思,表示“太阳的天”之后的“月亮的天”。只不过从moondaymonday少了一个字母o,这种语言现象(moon=mon:月亮)就是造词法中的缩略规律。像world-wordraise-rise,以及language-linguist-dialog-apology-travelog词族中的词中lang-ling-log,以及people-popular-population-public-republic-publicity-publish中的词中peop-pop-pub都体现出这种缩略规律(包括字母互换规律)。以上仅仅是英语词汇内部缩略掉一个英语字母的情况,还有诸多新创词汇属于缩略掉多个外部字母,比如以下几组词汇的创造过程:

no+light=night(夜晚)

no+ever=never(永不)

no+either=neither(两者都不)

breakfast+lunch=brunch(早午餐)

China+American=Chimerica(中美国)

Chinese+English=Chinglish(中国式英语)

net+citizen=netizen(网民)

web+log=blog(博客)

second+killing=seckilling(秒杀)

其实,《圣经》也可以作为造词法破解英语原创意义的重要文献之一。比如,《圣经》上说过“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即世界(world)创造之前只有word。再比如,上帝在创世纪的第一天就在黑暗中创造出第一样东西light,然后,上帝又把light从黑暗dark中分离出来,成为day,而没有分离出来的一部分就成为night。由此可见,上帝并没有创造夜晚(night),夜晚只能是相对于光明(light)而言;而且,世界(world)与词汇(word)之间的唯心主义本质关系也就此确立,西方语言学家因而提出“Grasp the words, grasp the world”这种“唯心主义世界观”。

如果简单地将造词法中的字母互换规律和缩略规律联合运用,那么,世界上所有的英语使用者、英语学习者和英语研究者都会发现下面这个英语词族结构和创造过程的惊天秘密——词源学将这组惊天秘密中的任何词汇起源都解释得一塌糊涂不知所云【注释2:参见任何英语词源学词典】,充分体现出词源学重视历史记录而忽视逻辑分析的局限性;构词法则对这整个词族没有任何解释工具和方法【注释3:参见任何英语构词法教材或词典】,充分体现出构词法局限于固有词缀的局限性——这个英语词族就是在英语语法结构占据重要位置的疑问词词族(How-Why):

1.How-Why

2.Why+he=who

3.Why+him=whom

4.why+that=what

5.Why+there=where

6.Why+those=whose

7.Why+then=when

8.Why+each=which

9.Why+either=whether

人类最原始的见面招呼都类似于hi,“怎么样(how)”更是汉语保留至今的见面问候。Why则属于how的衍生词,经过罕见的字母位置变化和元音字母互换之后,how变成whywhy同时构成疑问词族的核心词汇。在现实语境中,“我”和“你”都是确定的,只有“他”可能是不确定,所以,“问他是谁”经过缩略法之后就形成Why+he=whoWhy+him=whom两个疑问词。同样道理,“这个、这里、这些和这时”都应该是确定的,而“那个、那里、那些和那时”都可能是不确定的,因此,“问哪个、哪里、哪些和哪时”经过缩略法之后就形成why+that=whatWhy+there=whereWhy+those=whoseWhy+then=when四个疑问词。当问在全部(each)当中或者两者之间(either)具体到哪一个的时候,经过缩略法和元音字母互换之后,就形成Why+each=whichWhy+either=whether两个疑问词。(未完待续)

 

【注释:节选自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出版《跟刘仁博士造单词系列丛书》(第三版)。版权所有,违法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