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儿时,学到很多儿歌,记忆最深的是《读书郎》,“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那太阳晒,不怕那风雪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啦,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特别是上学的路上,和小伙伴们边唱着边上学去,很是惬意。七八十年代儿歌创作那时是很繁荣的时期:
“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我天天上学赶着它们到池塘里,小鸭子,望着我,呷呷呷地叫,再见吧,小鸭子,我要上学了……”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
总之,真叫我说还一时数不完,还有许多影视儿歌,《红星照我去战斗》、《蓝精灵》、《黑猫警长》、《种太阳》、《歌声与微笑》……那个时期哼唱在孩子们口中的,几乎都是儿童歌曲。
曾几何时,流行歌曲开始红遍大江南北,人们开始接受并且传唱流行歌曲。从开始被指责的“靡靡之音”到人们乐此不疲地学唱,特别是港台歌手的出现和进入人们的视野,于是乎,恩恩爱爱的歌曲,儿女情长的歌曲,柔肠寸断的歌曲,都左右着人们的视听。那孩子们呢?他们听什么呢?唱什么呢?
我说的上面这些,千万不是说我们的儿童歌曲创作者不创作了,而是他们创作歌曲的普及还不够大,不能够像流行歌曲那样影响到很广泛的一批人了,我所说的当然指的是儿童。流行歌曲的制作、发行、推广等等都精心策划、精心安排及统筹,他们首先考虑到的是消费群体,推出歌曲的影响力普及等等。可是,儿童歌曲的创作和推广,有谁又在做这些事?
有一段时间,《你是我的玫瑰花》开始流行起来。一天,我看到住在我们家楼下的一个五岁多的小男孩在没心没肺样的在哼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你的我的爱人,是我的牵挂……”问他在唱什么,他“呵呵”一笑,跑开了。唉,我真的为现在的孩子们感到悲哀!
最近不知为什么,女儿放学回来,走在路上,经常听到她嘴里哼唱着什么,我仔细一听,“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我晕,幼儿园的确有教儿歌,而且幼儿园刻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意识的确没错,但是,我们的可怜的孩子们,已经真的没有什么可唱的儿歌了啊?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愿有人在做这些事。但是现在哼唱在我的孩子里的歌曲,还是《数鸭子》、《小燕子》、《粉刷匠》……我那个时代唱的歌曲,除了九十年代创作的《数鸭子》是新歌外,女儿唱的还是我们唱的老歌,不免有点小小的悲哀。这些“经典老歌”真的要成为“经典”了吗?但愿不会吧??
亲子博客首页推荐(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