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善良眼睛,看心灵世界

(2009-08-16 10:56:06)
标签:

人文

黑眼睛

忧患意识

阿梅

视觉图片

摄影

儿童

文化

分类: 黑眼睛系列

用善良眼睛,看心灵世界 

    近日收到一些报刊,均是报道我《黑眼睛》影展暨作品助学义卖的消息,以及蔡焕松老师写的评论文章。影友们亦纷纷打电话向我祝贺。很多感谢的话无以言表,仅在此向蔡焕松老师及关心、爱护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同时贴出蔡焕松老师的文章,以期对摄影同好有所启迪。  

用善良眼睛,看心灵世界

                                                         《广东摄影》6月刊,第5、6版

 

  用善良眼睛,看心灵世界

                                                            《广东摄影》6月30日,第4版

    

用善良眼睛,看心灵世界

                                                                    《中国摄影报》7月31日,第3版

 

用善良眼睛看孩子心灵窗户

                               蔡焕松

    年前,女摄影家阿梅(孙景梅)送我一本她的画册,表现国内外少年儿童的系列作品《黑眼睛》,这是她摄影十周年的纪念之作。瞩我为她予以评论。此后我虽多次拜读,但都迟迟未与动笔。原因有三,一是丁遵新前辈的评论已当序刊书首,我为晚辈未敢造次;其二阿梅是摄影界少有的女博士,一般世俗的溢美她根本是不需要的,况且我也不喜欢;三是时下摄影评论文章多是就作品论作品,这也不是我想费神之事。我一直在揣摩着,是什么原因驱动她完成这一专题,换句话说她的拍摄前期具备什么值得同行们启迪的?

     悉逢“六一”儿童节的到来,阿梅举办《黑眼睛》展览,义卖画册捐于“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事业。看到阿梅对孤儿们的关爱眼神、感受阿梅对热心恤孤事业的爱心人士签字赠书时的喜悦,我突然理顺了对她拍摄前期的探讨思路,那就是用爱心驱动下的善良眼睛,去打开弱小群体的心灵窗户,留下了《黑眼睛》系列作品。

     降低视点,平等对话是阿梅“黑眼睛”系列作品所呈现的拍摄特征,“黑眼睛”大多“直视”镜头,但为何“黑眼睛”都“直视”镜头,却是一个值得研讨的拍摄现象。摄影的角度选择大多认为是一种摄影表现的手段,但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种摄影家意识情感流露的佐证。试想阿梅拍摄孩子时,她和孩子们身高有差异,正常站着拍摄的视觉必是居高临下,俯首摄之,若无屈尊弯腰,或蹲下交流拍摄,是不可能达到“直面镜头”视觉效果,这就为我们研究阿梅拍摄前期下意识流露的情感定势和与“黑眼睛”们平等对话、交流、拍摄的佐证,更可看到降低视点,平等对话是阿梅“黑眼睛”系列作品的“直视镜头”的原因所在。

    贴近距离是阿梅“黑眼睛”系列的前期拍摄另一特征。纵观《黑眼睛》系列作品,人们不难品味出阿梅拍摄时往往和被摄的孩子们们靠得很近的,面对面的交流中完成拍摄的。她没有停留在以往拍摄沙龙作品惯用的长焦镜头虚化背景、突出主体,用长焦镜头远距离冷漠的抓拍的创作定势,而是用关爱善良的心去贴近孩子们,于是她伴随着自己兴奋的喊声,感染了尼泊尔的孩子们,留下了孩子们跳跃戏水的生活瞬间。她对孩子的真诚,就有了卢妮小女孩给予她“妈妈”的待遇,还从家中拿来鸭蛋塞在她怀中并拍摄了《哈尼女孩》;她在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宏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一起升国旗、唱国歌中完成了《沙漠腹地希望小学的孩子》系列作品。

    孩子们不是社会创造价值的主体,但孩子们成了阿梅创造价值的载体。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有谁因为看到秧苗还不能作为粮食充饥而不去灌溉田地?

    古往今来,艺术创作与人的忧患意识似有一种必然的联系。阿梅的忧患意识不单停留在对孩子们个体生存空间的忧患,而是关注世界性儿童生存空间的忧患。不同国度,不同区域,不同种族孩子们的黑色眼睛,成了她表达忧患意识的载体,她巧妙的运用孩子们心灵的窗户中流露出来的迷茫、胆怯、憧憬和祈求,构成她的作品表达忧患意识的张力和女性的淡淡哀愁。她要用这种张力和哀愁去唤起人们悲悯的情怀,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珍重、憧憬人们和她一样用人性的关爱,去让孩童的黑眼睛没有迷茫,赶走胆怯,多些喜悦笑颜和美好憧憬。

    她用善良眼睛记录的孩子们黑眼睛,能否用她的忧愁、她的关爱打动观众呢?答案是肯定的,《黑眼睛》恤孤义卖的成功就能证明这一点。

 

 蔡焕松:中国摄影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摄影家》杂志执行主编,第8届中国金像奖获得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