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这些事,这些人----葫芦岛市渤海小学学期末工作总结
(2020-01-13 08:59:35)
盘点梳理:
一、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
2020年1月2日,教务处又集中检查了作业,在期初检查的基础上不难看出孩子们书写工整、积累的内容丰富,教师充满鼓励的话语,各种奖励的粘贴,足以说明老师们对作业批改的用心、用情,因此最后我们评出了学期末优秀作业。
获得优秀作业的班级有:1.1、1,2、1.3、1.4、2.1、2.2、2.3、2.4、3.1、3.3、3.4、4.1、4.2、4.3、4.4、6.1、6.4,王红、李程程、刘秋梅、肖淑丽
教而不研则空,研而不教则浅。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主题教研落脚点依然放在课堂教学上。因为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我们确立的学校研修主题是:深研教材 聚焦课堂 提升素养
本学期,语文学科全部使用统编教材,对于新教材,虽然进行了教材培训,但具体落到课堂上,每个课型究竟如何上,教师还很迷茫,因此,我们主题教研分不同年级对讲读课、阅读课、古诗课、群文课、作文课等课型进行研究探讨,通过年段教研的方式进行课例展示。每个年组上课的老师在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年组教研中展示了集体智慧的结晶:
六年级骆雅卓老师的作文课《倡议书》给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作文指导课例,骆老师从校园中更换的分类垃圾箱切入话题,顺势导出政教处开展的垃圾分类倡议活动,从而导入新课学写《倡议书》。接着问题引领,你想提出哪些倡议,可以说给学生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学生表达倡议时有理有据、语言流畅、慷慨激昂,展示了学生强大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可以说目标指向明确,达成度高。
骆老师不但积极参加年组教研并承担讲教研课的任务,同时学校去手拉手单位绥中西甸子小学送课活动中,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还承担了数学文化课程《一笔画》的课堂教学任务,整节课教学设计精心,上课精彩,课后得到西甸子小学领导老师的啧啧赞叹,这是渤海人勇于承担的精神!
五年级岳秀杰老师的略读课文《牛郎织女》:岳老师以问题统领全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文本,培养学生独立学文的习惯;同时又通过抓住文本的训练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语言概括能力;又通过拓展读另外两篇中国爱情民间故事,感受民间传说文体的写作特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丰富了语言,积累了知识。整节课教师教的有法,学生学的得法,情景交融,精彩纷呈。
四年级涂丽洁老师的讲读课文《麻雀》,课堂中涂老师把静态的文本变成了动态的环节之间的穿插,方式方法灵活,采取不同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体会文本,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文本;发挥想象、拓展同类诗文等方法在积极的语言环境中积累构建语文素养。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可以看出平时老师的独具匠心,可以说一节高尚
三年级吴琼老师的群文阅读课《童话中有趣的角色》向我们展示一节全新的语文课型:群文阅读课。整节课主题明确,主线清晰,三篇通话教师通过表格问题引领,让学生自读自悟感受三篇童话之间的联系,又通过横竖表格对比的方式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明确童话这一类文体的特点。吴老师用“1+X”群文阅读方式做到举三反一,达到阅读量的变化,让学生从读一篇到读多篇,从一点收获到收获多多。
二年级陈思老师的《望庐山瀑布》,让我们看到了成长的陈思,看到了破茧成蝶的老师。陈老师能把握低年级古诗教学的要求,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古诗含义,感悟情景,体会情感。教师行云流水的语言,诗情画意的画面都将学生带入诗的情景,教学中随机出现的资料、拓展诗句让课堂丰厚,让学生学后所得。
一年级孟祥梅老师的《四季》,让人听着舒服,最让大家敬佩的就是对于学生的训练。学生上课会听讲,整节课学生思维跟随老师,真是小手常举,小口常开,笑脸通红;学生语言组织强,都说完整话,有礼貌,想表达,会表达,而且声音响亮;学生思维开阔,想象丰富,不拘一格,表现出很强的思维力和学习力。
在此期间,我们又开展了小科联合教研活动。旨在通过互相观摩不同学科的课例,能够吸取优点,查找不足,同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提高评课能力。
体音美联合教研:
英语、校本联合教研:
王红英《lesson 15》:整节课体现一个“巧”字,新课内容和小组名字相得益彰,结课的英文歌曲既烘托的课堂氛围又巩固了新知,让学生在愉悦中结束学习,可谓一巧;在语境中学习单词便于记忆的同时拓展知识,如复数、造句等,方式灵活,由点带面,形成知识网络,可谓二巧;环节流畅自然、张弛有度,学生乐学、趣学,敢于大声说英语,寓学于乐,可谓三巧。
李新老师的校本课《滁州西涧》,它同语文老师讲古诗课目标指向有所不同,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意境是教学的重难点。李老师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赏析诗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意境;同时教师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有层次有梯度的诵读,学生读的充分,读的多样,读的入情,并读出了诗的画面,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刘涛老师的《美图秀秀-大头贴》:刘老师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在教师提供相关素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动手设计,并且利用有效的电子教室教室演示和学生演示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课堂上学生集体照片素材的采集,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在笑声中、快乐中学会了知识。
王天琦的《认识固体》:王天奇老师准备充分,而且事先布置好学生带来了面粉、盐、积木等实验需要的物品。引导学生一步步从认识固体,到比较固体的体积大小,动手操作,实践探究,孩子们沉浸在科学的世界。
总结:每个年组上课的老师都在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和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在年组教研中展示了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为这些老师点赞。
三、抓好校本,教学管理的灵魂
我们每一个个体生命,可能无法企及去拥有一个非凡的、伟大的人生,但我们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书籍,去拥有一个高尚的、高贵的、非凡的心灵,它是照耀护佑我们人生的光芒。
我们利用了三天的时间,对二到六年级1000多名学生进行了古诗验收,共分为三个等级:优 合格 待努力,获得合格成绩的可以挑战优秀。通过验收活动,掀起了背诵诗词的热潮,促进了学生古诗积累,同时也锻炼了学生意志品质。这次验收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合格,但仍然有78名学生没有过关,而且个别班级优秀人数不多,所有大家一定要利用好晨读和阅读课让学生多背多积累,同时也要家长配合督促孩子读书,督促孩子诵读经典。
四、抓住科研,教学管理的保障
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记录自己教育想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穿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
“十三五”期间,我们学校共承担两项市级课题,分别是曹颖主任主持的《小学数学文化建设实践研究》,王红老师主持的《群文阅读理念下儿童诗歌的阅读与写作探究》。开学初,两个课题组分别召开了实验阶段课题会,布置了实验操作阶段的研究任务及要求,我们期待他们辉煌的研究成果。
五、期末测试,查缺补漏找出口
一个学校发展的核心看教育教学质量,而教育教学质量又是一所学校生存
和发展的生命线。为此,教务处在期末复习阶段按照期初计划对各个学科进行了测试,以达到查缺补漏,促使各个学科教师能够在最后复习阶段找到出口。各个学科测试的成绩如下:
思品和科学学科期末测试,孩子们的成绩均达到及格率、优秀率;语文一、二年级百字和看图写话竞赛均获得班级第一名的是1.3和1.4班;三—六年级阅读竞赛分别获得第一名的班级是3.1、4.1、5.3、6.1四个班级;三—六年级作文竞赛分别获得第一名的班级是3.4、4.1、5.2、6.3四个班级;一—六年级数学计算题竞赛分别获得第一名的班级是1.3、2.2、3.2、4.2、5.2、6.1;;一—六年级数学应用题竞赛分别获得第一名的班级是1.2、2.3、3.4、4.1、5.3、6.3;三—六年级尖子生竞赛分别获得第一名的班级是3.2、4.4、5.3、6.1;三—六年级英语竞赛分别获得第一名的班级是3.2、4.2、5.3、6.3。
本学期期末一—六年级语文考试成绩获得年组第一名的是:1.4、2.2、3.2、4.1、5.3、6.3;本学期期末一—六年级数学考试成绩获得年组第一名的是:1.4、2.1、3.2、4.1、5.3、6.3;本学期期末一—六年级语数双科考试成绩获得年组第一名的是:1.4、2.4、3.2、4.1、5.3、6.3;本学期期末三—六年级英语学科考试成绩获得年组第一名的是:3.2、4.3、5.3、6.4。
感动渤海:
感动,源自于那微不足道,但却是意义非常的一瞬间。它是葡萄酒散发出的醉人浓香,它是紫水晶闪耀的夺目光芒,它是郁金香所拥有的雍容华贵……
下面我用一组图片来展示这些感动:
1、刘秀红: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潜心编制校本教材,构建课程体系,训练学生思维力
2、曹颖:关注差异,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王天奇老师在葫芦岛市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小牛顿杯三等奖。王天奇老师醉心于科技创新大赛的探究,在学校除了完成正常的科学学科教学任务外,经常和学生在一起动手操作,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探究!
4、教师备课:感动这些老师始终如一的坚持
5、四年组古诗验收:感谢四位老师的辛苦付出,为你们点赞。
6、4.4班古诗验收 :统计成绩时十分的感动,看到了孟老师的辛苦,看出了孩子们的努力,加油,四年四班!
7、吕学敏:这些试卷都是吕老师戴着花镜写的,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辛苦的是老师,得益的是学生,值得每个老师学习。
8、 吴丽梅:每次听课,吴老师都是这样精心准备,认真能把事情做对,用心能把事情做好,好的课堂都是精心准备出来的。
10、王喆:青年教师优秀代表,满满的正能量,渤海小学真正的阳光教师。
11、二年级童诗群:在班主任老师、家长的大力支持下,孩子们坚持诵读童诗一年多了,进到群里听听孩子们的朗读也是一种享受。
12、阳光少年:
努力方向:
规划我的路,一步一步走,不去用嘴说,而是用心做。
1、备课要详实,从时效性上下功夫,每学期每个学科至少备出10节精品课。
2、要在吃透教材、深挖教材上下功夫,明确编者的意图。
3、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组内分工合作,培养好小组长;
4、各个学科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备课时明确目标,宜小不宜大,根据目标组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做到一课一得,确保40分钟效益最大化。
5、作业的书写特别要关注学生书写的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批改要及时,评价多样化。
6、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做到站要有形、坐要有样、听要有心、说要有序、讲要有声、读要有情、写要有感。
7、加强读书学习,掌握多媒体操作,更好的胜任教师工作。
教育是实打实的工作,付出一分收获一分,要有平和的心和坚韧的精神。静气才能平心。心平,生活会是另一番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感受。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是家中的亲人,最终受益的是我们自己。下面把渤海小学儿童诗歌进入课堂这一特色课堂教学工作作以详实的总结附后:
王红老师醉心于童诗教学,承担的儿童诗歌课堂教学是辽宁省唯一一所进行童诗教学的学校。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王红老师不但能够进行单首童诗的课堂教学,还进行了儿童诗歌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究,并把《群文背景下儿童诗歌阅读与写作的探究》成功在葫芦岛市科研所成功立项,还申请了省级课题!在葫芦岛市教育杂志上发表了《在孩子心中埋下一颗童诗的种子》;在2019年10月28日,中国第二届诗耀童年在杭州师大实验小学举行的会议中,渤海小学成功加入中国儿童诗歌协会,成为全国儿童诗歌教学的实验基地校,并正式授予牌匾。本学期随着李旭和张永芝老师加入,更壮大了童诗教学队伍,更坚定了王红老师做好童诗的决心和信心。为了让两位老师尽快进入角色,走进童诗,仅两个月就进行了两次课堂教学研讨,由她本人上了两节示范课,分别是《秋天的落叶》和《有趣的汉字诗》。课后小团队及时研讨交流,让初次接触童诗的两位老师有了教学方向,掌握了童诗课特点。王老师这种不辞辛苦,言传身教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童诗教学,我们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成为诗人、学者,只是慢慢培养我们的孩子儒雅高贵的气质,高尚纯净的品格,在此我们祝愿她们在童诗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历经一年半的努力,孩子们已经能够出口成诗,诗歌涵养了孩子们的气质,开发了孩子们的语言思维,促进了孩子们想象力思维的拓展……让孩子们与诗歌同行,给孩子们一份美好的童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儿童诗歌将是渤海小学校本课程的一大特色。未来,王红老师将继续进行儿童诗歌课堂教学的探究,给孩子一颗诗心的种子,让孩子与美好相遇、同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