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在一篇博文中看到这样一句话,自己的内心不禁又涌起诸多沉思:
教师的育人能力还没跟上“人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关键是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要以尊重的心态去教育孩子。”
现在很多教师都只注重自己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却真的忽略了教师育人的能力.同时又因为教育制度的过多苛责,导致很多教师对育人这一职责的潜意识排斥和推拒,让教师育人这一职责呈现出了空挡期!
虽然学生的年龄很小,但是他们已经形成直观的是非观念,如果当他们真的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的时候,教师能够直接指出错误,即使有些时候过于严厉,我想孩子也能够感受得到教师的用心良苦,然后欣然接受老师的批评再改正错误!相反过多的谴责和厌恶,往往就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还和学生走到了岔道上,不能同行!
“别把无知当创新!如果有充沛的教育情感,扎实的教育理念,就能判断出行为是否合适。”于艳丽强调,“我们需要反思,对于‘有教无类’我们到底认识多少,领悟了多少?教育理念的落后、匮乏,教育情感的缺失、教育风气的浮夸都导致了教育行为的简单,或‘别出心裁’。”
因此,教师应该在大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同时,还要提升自己的育人能力,那就----用心
真心 耐心
包容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