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批判《新三国》

(2010-09-18 11:02:15)
标签:

新三国

《三国演义》

《三国志》

娱乐

分类: 乱弹琴

批判《新三国》

 

拉拉杂杂一个月,看完了洋洋100集的新三国。三国其实有两种拍法儿,一是按照《三国志》来拍,这样是历史剧,把历史的真相普及给大众;另一种是按照《三国演义》来拍,只是一串精彩的故事,和历史无关。新三国显然是走第二条路线。可惜,编剧和导演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经典。

三国演义流传几百年,是经典中的经典,书中的很多故事、甚至语言都已经耳熟能详,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新三国的作者们不要认为自己比罗贯中聪明,非要增加、删节情节,显示自己的不俗。其实是大俗,比三俗还俗。经典就是高峰,就是高山仰止,就是不容改变。

三国演义是用文言文写成的,为了适应今天的读者,在台词上口语化是应该的。我也反对老三国的食古不化。但凡事都有限度,过犹不及,一些经典的语言还是应该保留下来。比如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时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新三国中非要让曹操说:只有我和你才算英雄啊。白开水一般,味道全无。按照编剧这样的理解,吴下阿蒙、望梅止渴、刮目相看、鞠躬尽瘁、言过其实、乐不思蜀等等这些成语是否也要翻译成白话文呢?

新三国的编剧可能不甘于“平庸”地步三国演义的后尘,非要增加几个人物来显示编剧的本领。可增加出来的东西几乎全是画蛇添足。比如静姝,人物的内在逻辑混乱,纯属生搬硬造。对曹爽的描写也莫名其妙。原著中对于曹爽得知司马懿兵变后的描写非常精彩,不失为人生面临困境之中的指南。这样的情节居然被省略掉,导演的脑壳真是让驴给踢了。再比如大乔小乔,也是胡编一气。可能编导觉得都是男人戏不好看,需要美女洗下脑壳。三国中有真实的美女鄄(音:倦)氏,惹的曹植写下名满天下的《洛神赋》,故事涉及曹家三代四人,后面还连着孔融“想当然”的成语,十分精彩。放着现成的素材不用,偏偏拿着子虚乌有的二乔瞎编,编导的水平可见一般。

新三国的编导们似乎还缺乏一些最基本的历史常识,比如蜀汉是后来的历史学家给予刘备政权的称呼。而刘备当时登基是继承高祖刘邦的大统,是自称大汉的。五代十国时刘知远也建立一个汉朝,历史学家为了区分称之为后汉。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命名方法,再比如完颜阿骨打的金和努尔哈赤的后金都是历史学家的称呼,而这些家伙当初都是自称大金的。可新三国里诸葛亮、马谡、魏延等人统统自称蜀汉,贻笑大方。

从演员来说,曹操和孙权很好,刘备过于虚伪,而陆毅扮演的诸葛亮简直惨不忍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