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江房地产遭受重创

(2008-06-26 16:46:04)
标签:

温江

房地产

春天大道

香瑞湖

房产

分类: 房地产策划和广告
   四川地震以来,整个成都的楼市成交量都在低水平徘徊,6月25日,成交201多套,而大部分是每天100多套,几十套,甚至6月21日成都市五城区加高新区只成交了3套。成都楼市,哀鸿遍野。
    
  主城区如此,郊区同样难以幸免。但仔细看来,各郊区情况显现区别很大,温江区首当其冲,是成交量最低的区域之一。地震后温江区的成交量基本上在日3-4套间徘徊,零蛋的记录也不少。即使是成都市创新高的6月25日,温江也仅成交了4套,而当天双流成交34套。进入6月以来,双流的日成交量基本保持在30-40套,而温江则大部分时间在10套以下,日成交2-3套的日子并不少见。温江和双流本来是成都郊区地产开发了两个双子星座,双流有市政府南迁的利好,温江占据上风上水的地理优势,势均力敌。地震后高下立判,显然温江输了这一回合。整个温江区经常每天的成交量只有3-4套,各开发商的日子可想而知。
    
  查其根源,笔者认为有二。则一是温江地处西门,离镇区较近,对客户的心理影响较大;则二就是温江政府贪大求洋的高密政策和开发商贪心的恶果。温江地处成都郊区,中间隔青羊区大片未开发区域与成都市相接。由于市政府为保护生态环境控制成都向西的房地产开发,青羊区三环起直到与温江相连的大片区域开发及其缓慢,造成了事实上温江并没有实现和主城区的无缝对接,这次的开发活动成为典型的跳空开发。情景与2001年前后广州华南板块(星河湾、奥林匹克花园等)及其类似。经验证明,这种郊区的跳空开发一定要走低密度路线,而温江政府为了“形象”,强令要求开发商必须建设一定规模的高层,特别是在光华大道两侧。一开始开发商是被迫、消极地执行。第一个建设高层的是奥林匹克花园,在光华大道边上上了一栋大约18层的高层,销售极其困难。在2005年出周边多层房价已经越过3000元时,奥林匹克花园的高层高悬着2800元的广告,销售仍很缓慢。
    
  此后是蓝光的香瑞湖,迫于温江政府的强制规定,香瑞湖被迫规划成两部分,联体别墅和高层电梯。蓝光采用了先推联体别墅回收利润,再推高层保住成本的做法。在联体别墅以5500元价格清盘后,才小心翼翼地推出电梯公寓,价格3800元,比市区同类房产保持了1000-1500元的价格优势。真正令人疯狂的是仁和春天大道,该项目充分利用了“春天花园”的良好品牌,又加上推盘时机恰逢整个成都楼市疯狂上涨的时候,春天大道的电梯公寓价格一路走高,一直冲到8000元,个别楼顶景观好的单位价格甚至上万,令人乍舌。就是8000万的价格已经比市区三环内的电梯公寓价格高出1000元了。业内人士纷纷摇头,看不懂。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后温江各大小开发商真的以外温江已经进入大城市系列,开始毫不顾忌地推出大量电梯公寓。今天走在光华大道上,两侧高楼林立,确有大城市的气魄。可是这些房子谁会来住呢?当初为抢到房子的投资者要付出代价。今天正在建设高层的开发商也要付出代价。
    
  我们知道,郊区地产开发有其固定的规律,就是从低密度起步,以环境优势克服地理劣势,全中国都是如此。这样的发展途径符合客户对房产的心理需求。试想,人们为什么克服交通不便到郊区去住和城里一样的房子呢?市场营销其实是一门科学,是研究人对物质需求的心理科学。有其固定的规律。违背科学迟早就要受到惩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