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孩子请不要随便说“偷”

(2015-03-16 10:19:40)
标签:

孩子

犯错

责怪

心理

分类: 心理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但是,当孩子犯错时,爸爸妈妈要记住,不要轻易责怪孩子。】

 

对孩子请不要随便说“偷”


当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个案分析:

有一个孩子从小就喜欢偷东西,每次偷东西她的父母都会很凶地打骂她,但是,孩子反而越偷越凶,最后只能来做心理咨询。在咨询室中,我跟孩子聊了很久,了解了她的成长经历,原来孩子小时候是非常受父母宠爱的,但弟弟出生以后,父母所有的注意力都在弟弟的身上,平时对她不闻不问。孩子非常痛苦,她觉得父母不爱她了。于是,她就做很多奇怪的事情来吸引父母的注意,但是效果很小。在偶然中她发现当她偷东西的时候,父母会打她骂她,她能够从打骂中感受到父母还是爱她的。从此,偷东西就成为她吸引父母关注的一种手段,因为对她来说,她宁愿父母打她骂她,也不希望父母忽视她。

 

专家分析:

在这个个案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父母每一次的打骂,都强化了孩子的偷窃行为。其实,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当孩子出现偷窃行为的时候对她不闻不问,而在孩子出现好行为的时候对她加以关注和赞赏,慢慢地,孩子的偷窃行为会越来越少,好的行为越来越多。


我分享这个个案是希望说明一个问题,其实问题只是表象,人心是复杂的,每个问题的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父母要真正地蹲下来,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然后对症下药。


遇到这种情况时,有的家长可能站在成人的角度给孩子贴上了“偷东西的坏孩子”的标签。这时孩子的内心是委屈的,因为她并没有“偷”的概念,家长的行为严重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却没有起到教育的作用,甚至会让孩子感觉到:我做任何事情都是错的,这个世界非常不安全,从而变得胆小怕事,什么都不敢做。

 

其实,孩子不懂得什么是“偷”

我们要知道,4岁以下的幼儿的边界感是不清晰的,他们不能清楚地分辨什么是“我”的,什么是“别人”的。在幼儿的心里面,这些都还没有一个很明确的界限,因此,如果这个阶段的幼儿发生了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这是正常的现象,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心,但是也不能放任,要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很多孩子之所以形成偷窃的习惯,就是因为这个阶段教育的缺失。这时的教育应该以引导为主,千万不能打骂,更加不能够把孩子的行为定义为“偷窃”。这其实是家长站在成人的角度,按照自己的思维给孩子贴上了一个“标签”。


“标签效应”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幼儿阶段的孩子的自我意识还不成熟,他们没有办法正确和客观地判断自己,他们对自己的判断,就是来自于父母。这个阶段的孩子对父母有一种天然的、无意识的认同和依恋,父母怎么看待孩子,孩子就会怎么看待自己。


心理学研究证明,当孩子被贴上标签时,在日常他们会不自觉的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当一个孩子被贴上偷窃的标签时,孩子受到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这样的孩子自我认同度会很低,在人际交往中会变得很自卑,甚至有些孩子会破罐子破摔,变得自暴自弃。

 

请了解孩子“偷”的原因

在面对孩子“偷”的行为的时候,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这样做的真正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一般来说,
孩子产生偷窃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


1.基本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有些宝宝在幼儿园看到别的孩子有好吃的食物,有漂亮的衣服,不自觉地会心生羡慕,他们也会希望能够拥
有,这时他们可能会忍不住偷拿。遇到这种情况时,一方面要加强教育,另一方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满足宝宝的需求。但是千万不要让孩子去攀比,因为攀比通常都是拿自己的短处跟别人的长处比,容易产生自卑,如果让孩子养成了攀比的习惯,会对孩子的将来产生消极影响。


2.缺乏自控力
幼儿的自控能力是比较弱的,他们可能会明知道拿别人的东西不对,但见到喜欢的东西还是会忍不住偷拿。这
时家长主要是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以及为什么不对。


3.身边有不良的榜样
孩子的行为通常都是模仿成人的,而孩子的模仿对象主要是父母,其次是身边的其他亲戚朋友。这时家长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贪图小便宜的行为,并做出改变。如果是身边有亲戚朋友是这样,应该告诉孩子
这样是不对的,让孩子别向他们学习。


4.寻求关注
在家庭中严重缺乏关注的孩子有可能会通过做各种坏事的方法来寻求家长的关注,这种情况绝对不能对孩子发火和打骂,而是应该反其道而行,在平常的时候加强对孩子的关注,但在发生偷窃行为时冷处理。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渠道!
官方微信号:superbaby13e
官方微博:@母婴世界 http://weibo.com/showbb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cbaby
官方QQ群:200529605
官方QQ:431875640


微信二维码

对孩子请不要随便说“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