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Keyword 了解新生儿败血症

标签:
败血症婴儿感染肚脐护理 |
分类: 新宝宝 |
【新生儿败血症是目前新生儿期很重要的疾病,其发生率约占活产婴儿的 1‰~ 10‰,而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因此很多家长对新生儿败血症都很“顾忌”,今天,我们将通过 5 个 Keyword来全面了解新生儿败血症。】
Keyword:病因
新生儿败血症主要是由大肠杆菌、表面葡萄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克雷白杆菌、B
组溶血性链球菌和绿脓杆菌等病原菌感染所致。感染的途径有以下 3 种方式 :
宫内感染 :主要是在妈妈怀孕期间有感染(如败血症)时,细菌可由胎盘血行感染胎儿。
产时感染
:产程延长,难产,或胎膜早破时,细菌可由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因吸入或吞下污染的羊水而患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进一部发展成为败血症。消毒不严、助产不当、复苏损伤等可使细菌直接从皮肤、粘膜破损处进入血中。
产后感染 :这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途径侵入血循环,而脐部是细菌最易侵入的门户。
Keyword:症状
新生儿败血症在早期的临床表现为精神不好、反应不佳、哭声减弱无调及奶欲减退等。而在疾病进展时的主要表现为
:
1.呼吸窘迫。这是最常见的症状,在败血症婴儿中占90%,且严重程度不同,如轻微的呼吸急促,鼻掮呼吸三凹征,对氧的需要增加,呼吸暂停,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呼吸衰竭。
2.体温异常,手脚冰凉。多数足月儿表现为发热,早产儿与未成熟儿主要表现为体温不升,少数新生儿可出现体温不稳定。
3.出现休克。一般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有花纹、四肢凉、脉搏搏动弱而快、尿量减少及血压下降。
4.出现出血倾向。皮肤出现瘀点、瘀斑,严重者甚至出现取血或打针的针孔处渗血不止,还可能呕血、便血、尿血、肺出血等。
5.黄疸。黄疸可与其他症状同时存在,但也可能是败血症的唯一表现。特别是黄疸出现较晚,黄疸消退后又复现,或迅速加重,而且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时,更应怀疑为本病。
6.肝脾肿大。这种表现出现得较晚,且无其他原因可解释该症状时也要引起注意。
Keyword:治疗
1.使用抗生素
:新生儿败血症在未获得血培养结果之前就要选用抗生素治疗,之后会根据血培养结果及细菌药敏试验选用不同的抗生素。
2.普通治疗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补充热卡,及时发现酸中毒或缺氧、局部感染如脐部或皮肤的处理等问题。
3.对症治疗 :如果孩子有抽痉,则使用镇静止痉药 ;如果孩子出现黄疸,则进行照蓝光治疗
;如果孩子有脑水肿,就要进行降颅压处理。
4.免疫治疗
:新生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出生后对抗原的刺激反应不敏感,感染后更削弱了自身免疫力,而免疫治疗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增强抗感染能力。
小肚脐护理不好,危及性命
新生儿脐带剪断后,对新生儿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口,如果护理不当,将成为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肚脐处理不当容易导致局部出血和感染,严重的话还有可能会导致新生儿败血症。因此,如果爸爸妈妈发现婴儿脐根部有脓性分泌物,且肚脐局部发红时,应马上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Keyword:预防
·孕妇要定期作产前检查,防止胎儿在宫内感染
;
·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产房环境抢救设备、器械等要严格消毒 ;
·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进行预防性治疗,同时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
·对于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
·做好皮肤黏膜护理,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和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
Keyword:护理
·
进行保护性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当孩子体温过高时,可通过打开包被或多喂水等物方法降低体温,切忌用药物、酒精擦浴等刺激性强的降温方法
;体温稳定时,要及时给予保暖措施 ;降温后,每隔 30min 测一次体温,并记录。
·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喂养时要细心,少量、多次给予哺乳,保证机体的需要
;如果孩子吸吮无力,可鼻饲喂养或结合病情考虑静脉营养。
·注意局部感染灶的护理,如脐炎、鹅口疮、脓疱疮、皮肤破损等,防止感染继续蔓延。
·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千万不要恐惧或焦虑,要多了解与败血症有关的护理知识、抗生素治疗过程,以便更好照
顾孩子。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渠道!
官方微信号:superbaby13e
官方微博:@母婴世界 http://weibo.com/showbb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cbaby
官方QQ群:200529605
官方QQ:431875640
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