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母婴世界
母婴世界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520
  • 关注人气:13,59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幼儿五官家庭护理指南(下)

(2014-07-31 09:53:08)
标签:

幼儿

五官

家庭

护理

口鼻

分类: 新宝宝

【上一期,我们关注五官护理之中的“眼”以及“耳”。本期,我们把焦点放在“口”“鼻”上,继续分享美国妈妈的“异国护理经”。】

幼儿五官家庭护理指南(下)



五官护理之 :口
宝宝的嘴唇皮肤较其他身体肌肤更为娇嫩,容易受到伤害,严重者甚至还会出血。

 

对症下药
症状:简单的发红
对策:保持正确的护理习惯,无需特殊处理。
1.别让幼儿不停地舔嘴唇。 嘴唇从干到湿之间的变化最容易导致唇部皲裂, 如果看见宝宝舔嘴唇,要温和地阻止,或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
2.注意嘴唇清洁。幼儿每次吃喝完毕之后,用温水帮幼儿清洗干净,擦干之后再涂上润唇膏,临睡前再涂一次。
3.平时多给幼儿补水。特别是夏季或干燥的,对水的需求就更大,给宝宝补水要不少于 100 毫升,平日里多吃新
鮮的疏菜和水果。

 

症状:干燥,脱皮
对策: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就医。
1.脱皮时,不要用手撕。可用温毛巾热敷后,用儿童牙刷轻轻地刷嘴唇,将死皮刷掉,然后给宝宝涂抹润唇膏。
2.孩子体温不超过 37.2℃,精神状态好,饮食如常,只是嘴唇出血,可以用医用纱布将嘴唇上的血擦干,然后告诉宝宝不用大张嘴,尽量让宝宝保持闭嘴状态,待裂口吻合,血浆凝固。
3.如果孩子嘴唇出血,并且伴有低烧,最好及早就医。

 

DIY 纯天然润唇膏
可以买些肥猪肉,用白水煮开,将锅中的水犒干后,留下的油放在冰箱中冷藏,待凝固后放入小瓶中,每天晚
上等宝宝睡着后,用牙签的钝端轻轻涂抹。一般坚持3~5天,宝宝的嘴唇就会恢复原有的光泽。

 

五官护理之 :鼻

鼻子清洁
护理幼儿鼻子的第一条原则就是顺其自然 , 健康的、没有鼻塞的宝宝是不需要每天清洗鼻子的,这样反而会破坏鼻子本身的自我清洁功能。但是家长在给幼儿洗脸的时候 , 可以用湿毛巾轻轻擦拭一下鼻孔里面。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对鼻子的护理要采取一种善意的忽略, 除非幼儿有感冒的症状。


擦鼻涕的正确方法
当幼儿鼻涕流得稀里哗啦的时候,那是在清除病毒。流鼻涕时,应该用正确的擦鼻涕方法 , 幼儿鼻涕的颜色可以是无色 , 黄色或绿色 , 先用纸巾擦掉从鼻孔内已经流出来的鼻涕 , 然后让幼儿自己想办法用力向外出气 , 等到里面的鼻涕快要出来的时候 , 家长再擦拭。如果幼儿还没有掌握如何自己擤鼻涕 , 请不要用两个手指捏住儿童两侧鼻孔的办法来帮助他们 , 最好的办法是用宝宝吸鼻器来吸鼻涕。


教会幼儿如何擤鼻涕
大人只需在每次自己擤鼻涕时, 给幼儿做好示范。告诉幼儿按住一个鼻孔,以鼻吸气,吸一口气,从另一个鼻孔里快速地用力的喷出来,提醒她嘴要闭上 , 不要用嘴把鼻涕擤出来。

 

教会幼儿正确打喷嚏
如果手头没备有纸巾 , 在打喷嚏时, 要教他把头转过去,冲着自己的臂弯处打,用肘部掩鼻来打喷嚏,而不是用手或纸巾遮住口鼻打。这样避免了鼻涕飞溅,感冒病毒又不会附着在幼儿手上,减少了向外传播的机会。

 

宝宝鼻塞了,怎么办?
1. 用食盐水滴鼻液(含 0.65% 的氯化钠溶液)滴进宝宝的鼻子,这种滴鼻液很安全 , 会让黏液变细、变松、缓解鼻塞。方法是让幼儿平躺,有可能头要轻微倾斜,如果不行也不要强迫,每个鼻孔滴 2 ~ 3 滴,每次滴完一个鼻孔再滴下一个。如果没有滴鼻液,可用半勺 2 毫升食用盐兑 1 杯 240 毫升的温水。


2. 用一个干净的橡胶吸鼻球,也称宝宝吸鼻器,感冒时用它吸鼻水 , 痊愈比较快。吸鼻球的口一定要适合宝宝的鼻孔,让宝宝再次平躺,把吸鼻球里的空气挤压出来,把球的前端插入到一个鼻腔,但不用太深入,之后把压力排出来,轻轻从鼻中拉出黏液。然后再进入到幼儿的另一个鼻腔,重复以上动作。


3. 缓解鼻塞。可以让幼儿吸一点潮湿的水蒸气,打开浴室的淋浴,让热水流几分钟,等浴室充满蒸气之后再关掉,让幼儿坐在蒸气中吸 3 ~ 5 分钟, 再清除鼻涕,会比光用热毛巾敷鼻子好很多,还有化痰的功效。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渠道!
官方微信号:superbaby13e
官方微博:@母婴世界 http://weibo.com/showbb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cbaby
官方QQ群:200529605
官方QQ:431875640


微信二维码

幼儿五官家庭护理指南(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