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你的孩子是“精神孤儿”吗?

(2014-03-13 09:59:59)
标签:

精神孤儿

孩子

父母

培养

信任感

育儿

分类: 心理

【轩轩今年 4 岁,出生到现在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极少见到父母。轩轩的父母也很无奈,尽管物质丰裕但就是没有时间看顾好孩子。像轩轩这样的家庭并不在少数,我们还习惯将“留守儿童”的印象停留在外来务工人员身上,殊不知这样的问题也可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亲,你的孩子是“精神孤儿”吗?



“若有若无”的父母
“我们夫妻俩在广州生活不容易,虽然生意经营得不错,但如果孩子也来了,我们根本没时间照顾他……”轩轩妈抱怨道。


不能陪伴孩子的成长,许多父母也是出于无奈。譬如因为职业关系,需要外出应酬大量时间 ;因为经营生意,
不得不早出晚归 ;或者因为要出外进修,要暂时离开家庭……还有的尽管父母与子女一起住,但家对于父母只是睡觉的场所,孩子与双亲共处的唯有空间而已。

 

这些缺失的爱,也许会变成父母和孩子未来的鸿沟……
离开父母长大,回归时容易产生隔阂 :人和所有哺乳类动物一样,会从小认定喂哺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能够为其提供安全的怀抱和果腹的食物,这是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依恋,也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源泉。当与父母分离后的孩子已经习惯新照顾者的时候,又回到原来的家庭,更容易对父母产生隔阂,就是由于缺乏信赖和安全感。

委托照顾人的教育差异 :无论是委托长辈还是亲友,大多数情况,委托人难以关心到孩子的心理成长变化,对
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心理问题容易被放大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缺少父母开导的孩子更容易产生心理偏差,他们或许会因羡慕他人
而自卑,情况严重的话还会容易对家庭产生负面情绪,由于他们还不会合理排解情绪,孩子更容易生气、哭闹或用“调皮捣蛋”来吸引大人的注意。


家长,是一辈子的“事业”
面对暂时无法避免的分别,家长需要如何加强亲子联系,培养好孩子对家庭的自信心呢?


从小培养互相信任 :从婴幼儿时期就要开始信任感的培养。尽可能陪伴孩子,鼓励孩子,也注意对孩子保持真诚,如果家长真的需要离开一段时间,就尽量对孩子说明清楚,也不要说难以践行的承诺。另外,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家长可以信任孩子,交给孩子一些小任务,来分散暂时分离的孤独感。


前几年我到外地进修,妞妞就只能暂时住姥姥家。于是我跟妞妞说,在妈妈不在家的时间,妞妞要陪姥姥玩,
照顾好姥姥。妞妞很高兴地答应了,我们每天通电话的时候,她都会抢着跟我汇报呢!

——心贤妈


尊重孩子,就要尊重一起相处的时间 :陪伴孩子不能像工作一样分分钟都有进账,但收获的是和孩子相处的回忆。父母需要保证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固定一起吃晚饭的时间、一起出游的日子,或是晚安电话,让孩子每天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

 

因工作关系,我每年有差不多半年时间都在外地。所以每天至少一通电话变成我们之间联系的桥梁,无论多忙
我都会坚持下来。我喜欢听孩子说今天遇到的趣事,有时我也会和孩子分享我这边生活的状况,尽管琐碎,但我觉得能让孩子感受到我是一直在关注他的生活,很值得。

——聪聪爸

 

用鼓励驱走不安 :如果暂时的分离无法避免,孩子可能在自我认同上更难产生自信心,因为成长中没有父母的
认可能随时参照,也无从得知自己到底能不能被接受。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在沟通上更需要获得孩子的信赖,从而让孩子获得自信。譬如可以多关心孩子的感受,探问其想法,让孩子提出自己的理解,再从旁引导。

 

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渠道!
官方微信号:superbaby13e
官方微博:@母婴世界 http://weibo.com/showbb
官方博客:http://blog.sina.com.cn/micbaby
官方QQ群:200529605
官方QQ:431875640


微信二维码

亲,你的孩子是“精神孤儿”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