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宝宝,非常敏感,只要有一点点危险,就马上躲起来!
妈妈们非常头疼:以后的交往,这可怎么办呢?
生活镜头:
强强是家里的独子,老人家们对他是爱护有加。可是他总是喜欢自己一个人,独自与玩具为伴。更加糟糕的是,强强现在6岁了,只要见到家里来客人了,就立马躲开不见人。如果有家庭聚会,他也只是闷闷不乐地一个人躲在墙角。妈妈害怕,他是不是有“自闭症”呢?
东东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在家中还比较活动。可是到了幼儿园就只会一个人,呆呆坐在角落中,眼巴巴地看着或者怯怯跟在小朋友的后面参加集体游戏。爸爸说东东一点男儿气概都没有。
灵灵已经5岁了,相比其他小朋友安静很多。照顾她的姥姥常常夸她是个好孩子。可是,妈妈却发现,带她到公园,她总是会焦虑不安,旁观别人游玩而自己不参与;或有陌生人打招呼,面红耳赤、不知所措。
认生?逃避?焦虑?不可群?
宝宝可能是“退缩宝宝”!
心理学家有话说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退缩行为,多发生在5—7岁的儿童身上,是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现象,是一种在社会交往场合因感到陌生、害怕而极力回避、退缩的异常情绪。退缩行为会持久影响幼儿的社交能力、自我定位以及性格的健康发展。
“退缩宝宝”从何而来?
4大因素,养成”退缩宝宝”
l
l
l
l
如何让“退缩宝宝”勇敢起来?
爱是最终要的
尊重宝宝的探索欲望,鼓励他们认识和发现外界的新鲜事物,鼓励他尝试和创造。相信宝宝的力量和能力,给予他们一定的自主权力和范围,让宝宝学会自己管理自己。
当宝宝遭受挫折和失败时,我们不要采取粗暴、强制的教育方式,以免他们由于恐惧而害怕与人接触。
改善宝宝的同伴关系
鼓励宝宝积极参加社区以及幼儿园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让宝宝学会与同伴交流。邀请小朋友来家中做客,使宝宝以主人身份与同伴热情交往,结交好朋友。
在生活中对宝宝进行强化训练
接触自然,旅游,登山,划船、游泳等,都是培养宝宝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顽强意志品质的好方法。和宝宝一起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电视等,帮助宝宝学习人际交往的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或做游戏等方法,教宝宝学会在陌生的情境中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提示时间
小朋友们在陌生情境中、在受到惊吓后,也会出现退缩行为,但随时间推移,他会主动适应环境的,妈妈不需要太担心,你的恐惧会加剧小朋友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