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胜心,你hold得住吗?
(2012-10-18 14:06:08)
标签:
杂谈 |
好胜心,犹如一位隐形的使者便如影随形地跟着他。这位使者领着宝宝学爬,学走,学跑,学说话……慢慢地,还控制了宝宝的情绪,让宝宝时而笑、时而哭、时而发怒……
现在让我们走近这位“使者”,一起hold住宝贝的好胜心!
与生俱来的“动力器”
求趣心和好胜心,是孩子生命小船开始漫游“学海”时必备的“动力器”。
在婴幼儿时期,宝宝还谈不上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等等,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全来自由好奇心发展起来的求趣心,由喜欢表扬而发展起来的好胜心。这两者是婴幼儿参与学习活动的“双桨”,他们为获得爱、鼓励、夸奖和快乐而活动,并且百玩不厌,这种“玩”如果赋予了教育内容就是“学习”。
小故事、大道理
在第二个学期的长跑比赛中,强尼和小斯宾塞并列第一。小斯宾塞对这个结果感到很满足。
赢得了,更要输得起!
过分膨胀的好奇心,让宝宝时笑时哭,阴晴不定。 为了别让“好胜心”牵着宝宝的鼻子走,爸爸妈妈是时候出手了!
为何“输不起”?
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孩子“输不起”是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但因为孩子年龄小,各方面都不成熟,他并不了解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在人前或是在集体活动中,一旦不如人,输于人时,他就会表现出不满,不高兴。
如何让宝宝“输得起”?
2大原则
原则1:端正心态
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不能将孩子的成功当作自己的“门面”。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首先要平衡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孩子的失败。
原则2:积极鼓励
幼儿阶段,父母应该以尽可能地协助孩子体验成功,建立自信为主。但是失败在生活中是不可避免,让孩子将之视为另一种情感体验,在孩子情绪低落时,父母要积极鼓励,帮助孩子建立自信积极面对挫折。
3种方法
方法1
虽然要尽可能协助孩子成功,但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过分刻意地为孩子排除一些在正常环境中可能遭遇到的困难,当孩子遇挫时,父母不要立刻插手,不妨留给孩子自己面对失利的空间和机会。
方法2
在集体游戏中,孩子会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这些失败的痛苦经历让他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长处。
方法3
大人和孩子游戏时不要经常故意输给孩子,适当的时候玩一些输了也有奖励的游戏,通过这种办法,平衡孩子输不起的心态。当然奖励的前提是说出输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