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香港金钱花无百日红理财能力育儿 |
分类: 新生活 |
文/刘晓君
以身作则
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孩子? 在理财模式也不例外。
本人有一对夫妇的客户,两人很爱储蓄,除了经常性开支,都把所有薪金存起来。花费也很审慎,而他们大学毕业的26岁女儿已步入社会工作两年,最近要求本人帮她做理财规划时,表示由于无需供养父母,食住都在家里,她竟然可以把薪金的7成全部存起来,其余3成是经常性开支,我说:“现代的年青人,很少像你这么好定力的。你是否每次外出都很克制?”她说: “家里什么都有,根本没必要买,加上从小父母已经灌输‘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的概念,所以顺境时就要为逆境做准备,钱多存点无害,即使自己不需要,有时候还可以帮助别人!” 我认识这对夫妇客户已20年,一直以来都是简朴节俭,谦虚有礼。据了解他们没有刻意训练女儿的理财智慧,只是女儿在这种环境成长,在人生观及价值观都和父母相似,女儿目前是一位律师,大方有礼。在香港也是一个非常被尊重及认同的职业,但他们一家人从不用“金钱”去论断别人。
由此也印证孩子并非在说教中长大,而是在熏陶中成长。身为父母的你们做好自己了吗?
货比三家
世界上有价廉物美的东西吗?当然有,但是需要时间去了解和比较。
如何教导孩子理性地消费?首先不要急。如果需要很短时间买到想要的东西,很可能会买贵,甚至买错。因此在采购之前,最好预留较充裕时间,好让事前和孩子共同研究一下商品的目录,种类,款式,颜色,注意一下选购的地点在价格上有否差异?权衡家庭开支及预算。比方说要换购一台新的计算机,是否家中大部份成员都受惠?哪个颜色,品牌,形号,价格,对大家来说都合适?购买的地点对价格有否差别等。作为父母,可以诱导子女自行决定。选择没有对与错,因为对孩子来说,都是一次消费的体验。
有意义的支出
有些家庭环境较宽松,父母可建议子女资助失学学童,体验有能力助人的满足和喜乐。这些感受名体验,是用金钱买不到的。让他们学懂关注世界,什么是社会责任,不是全世界只有自己。另外也可鼓励孩子收藏钱币,邮票等,这些既可培养艺术素养,又有保值甚至升值的能力。
珍惜有余钱
现今的小孩除了惯性的零用钱,过年有压岁钱,生日有红包,还有不同名堂的“奖金”。如孩子手头有多余的钱,但暂时又不需要花费,最有效是开一个银行户口,不管利息多少?都要把金钱存住。父母也可以帮子女从小买一份储蓄的保险,教育他们保险和储蓄的功能和意义,什么是未雨绸缪。当然小孩适当的花费是需要的,因为有进没出,也是不健康,除了让孩子,体验生活,还要懂得感受生活及享受生活。懂得赚钱,存钱,还要懂得花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