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金知多少?
(2011-08-31 12:13:1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新生活 |
教育基金知多少
文/
刘晓君
了解婴儿保险及如何选购后,我们来了解如何为孩子们选购合适的教育基金。只有给予下一代优质的教育,他们的将来才有保障。
-
教育经费需尽早做安排
很多父母替子女规划将来,除了担心他们健康之外,其次就是教育,因此当宝宝出生后,部分父母随了实时为子女买个保障(保险)以外, 下来就是“教育经费”。
因此,大学的开支好像一个无底洞,必须尽早安排,当一对夫妇开始怀孕的时候,就需要为教育经费作出安排了!
-
教育储蓄计划和教育基金计划
父母最头痛,莫过于当为子女规划教育经费时,到底应该把资金投放去什么地方。房地产?股票?银行定存?基金?债券?还是保险公司「教育储蓄计划」?
就以香港为例:父母选择自0岁至18岁,按月供款来进行投资最为普遍。在规划教育经费方面,主要分为传统的「教育储蓄计划」以及「教育基金计划」。
1.教育储蓄计划
此类计划在香港很普遍,是一种分红的储蓄保单,完全体现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精神。自宝宝出娘胎后,父母就按月为宝宝做储蓄,风雨不改,日复一日。每年平均回报约4%~5% 左右,这样下来,虽然没有惊喜,但至少是一个很稳健,风险极低,且可靠的储蓄方式。此类计划最大的好处是可自行附加“投保人免缴保费保障”, 一旦投保人(父或母),为子女储蓄期间不幸身故,保险公司会自行为身故父母,继续覆行教育储蓄目标直至子女18岁,确保即使父母有何不测,其小孩都可18岁如期进入大学。
2.教育基金计划
在香港, “基金”是很普及的储蓄方式,不管是退休金/教育基金,很多人都喜欢用“基金”作投资工具
什么是基金? 它是一种集体投资的计划,把世界各地的资金聚合一起,集液成裘,再交由专业人士管理。而我们投放的资金,经基金公司汇集一起后,就会在市场选购适当投资项目,然后再分为股份或单位。再分发给投资者拥有,投资金额越高,分配单位数目越多,投资可涉及世界各地金融市场。
对于父母而言,投资基金有以下优点:
①.分散风险: 由于每只基金至少投资数十项的证券及项目,涵盖多个市场,涉及不同行业,地区,市场,风险分散。故一般投资者是不能自行做到。
②.平均成本法: “月供”基金的好处,是不管市升市跌,都按月入市,趁低吸纳,不受情绪的波动去投资,对于不少股市初哥,都宁可参加月供基金计划,每月锁定几只心仪的基金,每月定时入市。由于大部分都是中长线投资,所以投资者更不会受到短期的波动影响!
③.交易简易:要选定基金类别或市场,便可将投资决策,交由专业基金经理代劳。不必为捕捉市况而费神,他们专业管理及投资决定,协助投资者寻找最佳投资机会。
④.丰俭由人: 由于基金集合众人的资金,汇聚一大笔资金投资,因此每人只需本相对较低的金额就可入市,每月低至1000元左右,就可以涉足环球金融市场,参与海外投资的机会。
⑤.亲子时间: 由于基金是按月投资,加上是中长线,您不需要好像投资股票,经常日夜留意股市市况,亦无需经过辛勤及劳碌的一天工作后,晚上仍要研读财经报章分析及走势。当您投资项目轻松简易后,就会有更多亲子时间。而目前很多基金投资都设有“网上汇报”,一旦心血来潮想知道自己基金投资走势,可随时上网了解,更可自行在网上调配基金组合,灵活性强,透明度高。
然而投资基金是要收取管理费,认购费等费用,投资者要留意!
此外,在基金组合上,更要考虑“个人目标”及“风险程度”,接受风险较高人士,可股票基金比例较重;而相对保守的朋友,就可侧重债券基金。
-
越早实行教育经费越理想
就以本人为例,当儿子出世后,便实时为他购买基本儿童保险(包括医疗,危疾,意外等)第一重保障,随即再为自己加大人寿保额,万一自己身故,也有足够赔偿留给儿子升学及日后生活。之后,再每个月以“月供”方式,参与基金投资,令小朋友不用为将来教育经费伤脑筋。
由于一下子进行多项的计划是感到吃力,父母应量力以为或分阶段进行。
在理财过程当然带点压力及吃力,但“教育”是无价,眼见小孩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天一天长大,一天一天进步,辛苦一点都是值得得。只有给予下一代优质的教育,他们的将来才有保障,唯有“知识”才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