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泥石流冲毁了一个村庄里的几幢房屋,暴雨仍然在下,村民们紧急集合起来展开自救行动。有的人将自家房屋空出来给无家可归的人居住,村民一起集资来加固防护网,村长建议大家轮流守夜来监控新的泥石流来袭。
雨渐渐小了,威胁逐步解除,灾后重建工作开始启动。但人们为各自应该负担多少争执不休,也没有人再愿意无偿给别人提供居所和食物,更多的人开始指责那些为做木材生意而乱砍树木、破坏水土的村民,一些村民建议改组村委会,重新规范大家经济活动并强调对环境保护。
这时候,又一场暴雨逼近村庄……

上面描述的这个故事与我们关心的财富生活好像风马牛不相及,可如果联系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一年来发生的大事件,你可能会心一笑:
全球经济都在强劲的复苏中,道琼斯指数也重返万点大关,金融危机的阴影似乎已经消散。但另一方面,以澳元加息为标志的各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计划正在酝酿,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要求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种种迹象表明,伴着所谓“后危机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精诚合作共抗危机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互相角力、拆台,争取更利于自己的利益格局。
金融风暴已经扫出一条长长的尾巴——美元是升还是贬?美联储何时加息?贸易争端是否会加大?诸多后遗症带来的冲击也许不亚于当初雷曼兄弟的倒闭,这不仅仅是各国政客与央行财长操心的事,更关乎你的个人资产安全,特别是如今你正面临着在全球配置资产的最佳时机。
美元无间道
金融危机一周年,美元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10月20日,国际油价盘中一度突破80美元,黄金价格也在千元以上徘徊,这显然不是供需状况能解释的,更多的是美元贬值惹的祸。从今年三月以来,美元兑六种主要货币的洲际交易所美元指数已经下跌了15%到75.48点,其中兑欧元跌至0.68,而在2000年,这个数字是1.21。兑日元和澳元也同样出现大幅下跌。
美元下一步该何去何从——是继续下跌,甚至如有的悲观论者所预测的直到崩溃,还是构造“W”底(2008年4月曾达到历史最低点71.33),然后实现反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系到大宗商品泡沫的可持续时间,还影响着新兴市场国家的资产价格,在金融风暴甩下的那条长长的尾巴上,美元走势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一年前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身处风暴策源地的美元却逆势走强,而在今年初美联储推行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后,美元则一步步的走弱,同时全球股市都出现了同步上扬。这背后有怎样的玄机?
通常的解释是,美元资产是资金的“安全港”,所以当危机袭来,各路资金纷纷转持美元,造成美元汇率的强劲反转。这样的解释不无道理,但是它忽略了美元套利交易存在的影响,而在后危机时代,我们则要更关注美元套利交易带来的机会与风险。
在2008年7月之前,美元利率低、汇价也在不断贬值,投机者有双重的动机从纽约借入美元短期资金,投向高收益且货币升值的非美元资产。据测算,在2000-2007年,借入美元投资于巴西的雷亚尔、墨西哥比索、加拿大元标价的资产,就可以每年稳获7.9%的利润。而在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受到美国信贷急剧萎缩的冲击,套利交易者只能被迫出售外汇资产,突然平仓,导致外围国家货币急剧贬值。当今年三月份,伴着美联储“驾着直升飞机撒钱”、收购“有毒资产”成功从而恢复信贷、以及财政赤字的进一步扩大,美元又开始贬值,套利交易再度盛行。
大多数人都熟悉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的日元套利交易,但对美元套利交易感受不深,这是因为美国存在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需要从国外融入大量资金,而日本处于“流动性陷阱”期间却仍然保持着经常项目顺差,投机性资本的流出就很合理。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在日元套利交易大量盛行的时候,日元并没有明显的贬值但利率为零,而美元套利交易则伴着汇率走低。
尽管有这些差异,但货币套利交易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旦融出资金国出现货币升值或者利率信贷紧缩,那就会导致套利交易的平仓和资金回流。亚洲金融危机的恶化与日元长期利率的上升有关,一年前全球金融风暴最肆虐的时候,澳元、韩元等货币大幅跳水就是源于美元套利交易平仓,联想一下当时北京某小区韩国人纷纷退租(韩元兑人民币大幅贬值)、以及国内银行冻结澳元取现(怕出现挤兑),就会发现,国际资金大鳄的套利交易原来与我们的生活这么近。
后危机时代,我们首先应该警惕的就是美元的套利交易,目前其它货币兑美元纷纷升值,人民币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一旦美元走弱的趋势逆转,则很可能给世界经济造成新的动荡,这也就是金融风暴的长尾效应。所以,应该密切关注美元走势,并严格控制资产泡沫,避免被这条“尾巴”扫到。
那么,美元的走势到底会如何呢?我们的观点是,短期内可能会缓慢的贬值但绝不会崩溃,长期来看必然出现大逆转,而这个“长期”不会超过一年。影响美元汇率走势的因素很多,包括美国的财政赤字情况、国际收支状态、经济复苏情况、国际资本的流动以及他国对美元的需求,等等。仅看目前这五个因素的表现的话,第一个显然是不利于美元走强的,而第二个和第三个相反,最后两条则是充满变数。
最终来看,美元走势更多的是取决于美国政府的态度。显然,美元贬值是有助于美国实现其所需要的复苏的,但关键是这样的策略能维持多久。难道美国真的想让美元的霸主地位被日渐强势的欧元取代?显然不会。伊拉克战争爆发就与这个海湾国家想将美元与石油脱钩有关,即使美国真的衰落,也要将美元的霸主地位维持下去,历史上的大英帝国也是如此。另一方面,伴着美元弱势的是大宗商品的暴涨,这为全球通胀的到来提供了可能,这是美国政府不愿看到的。澳元加息了,美元何时退出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很可能的情况是,退出之日就是美元升值之时,到那时,世界经济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就在于美元的霸主地位,格林斯潘的不断降息和小布什政府的无度挥霍让美元已经贬了近十年。在后危机时代,尽管有种种危言耸听的美元崩溃论,但我们相信,美国未来的战略绝不会坐视美元的衰落。盛极而衰、衰极而盛,美元的走势和美国经济所处的地位可能会出现很长一段时间的背道而驰,而在美元“无间道”的谋划下,那些过于乐观的非美元国家和地区或许会遇到更大的危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钱经》11月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