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赚了指数不赚钱,投资者经常如此感慨。如果我们要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赚指数但赚钱将成为主流,你会信吗?大盘在8月份的这波调整,把普通投资者刚刚燃起的投资热情给熄灭了。但其实潮水退去,正是在沙滩上拾捡贝壳的好时机。如果一味的盯着指数的涨跌,反倒贻误了良机。
不要被钱迷住了眼睛
股指近半年以来的疯狂上涨直到8月份出现的调整,背后的推手似乎只有一个字——钱。上半年疯狂的信贷资金止住了经济的下滑,然后又产生了通胀预期,将股指越推越高,当7月份贷款环比增幅狂跌77%的数据出台后,指数开始了暴跌。
指数涨跌取决于钱多钱少,这种现象当然不是A股独有,但是在A股市场上表现得更为明显。那么未来资金面的情况会是什么样呢?从贷款增速来看,前七个月已经新增了7.4万亿贷款,预计全年新增贷款10万亿,后5个月的新增贷款速度肯定会降低。但决定市场流动性水平的不是一个月的贷款规模,而是市场的货币存量。在宽松货币政策基调不便的情况下,7月份的新增贷款数可能已经见底。所以现在股市依然是“不差钱”,但增量效应会减弱。
总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钱”的故事已经没什么讲头了。既不太可能出现流动性激增,也不会骤然缩紧,只会动态“微调”。如果认同“钱”是主导股指涨跌的第一推手这套逻辑的话,这就意味着股指近期不会出现单边快速上涨和暴跌的行情。这样,继续把眼睛死盯在指数涨跌上可能只会徒增烦恼,而得不到什么真正的回报,因为大盘已经失去了激情,不会让投资者买什么都赚的……(更多精彩内容,请您订阅《钱经》激情九月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