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现在开始,如何以十年为期?

(2009-02-02 17:09:02)
标签:

数据

投资

股票

巴菲特

财经

从现在开始,如何以十年为期?

文/王雪吟

    美国有统计数据发现,如果错过一年最好的10个交易日,投资者会少收益12%;但如果每次都可以躲过全年最差的10天,却能获得使回报率增加37%!

    Ibbotson的研究显示,长期投资不可信,因为即便是历史最长的美国股市中,也有数个15~20年的周期是亏钱的。

    在过去的77年中,股市经历了长达39年的熊市,而且美国每七年就会经历一次,这些熊市造成了高达41%的平均损失。

    如果你在1982年到2000年间投资标准普尔500指数,18年间的实际收益只有14.8%。

……

   “这些该死的数据。之前你给我念的都是指数投资平均年回报10%,新兴市场有可能更高之类的资料,为什么现在都是亏损的记录?”我的母亲,一个从1999年就开始买股票的小老太太最近没少埋怨我,因为带回来的都是“坏消息”。

    可是亲爱的妈妈,这些都是真实的数据呀。跟那些10%的每股平均回报率,2006年中国股票型基金平均100%的回报率一样,都是真实的统计结果。所不同的是,处于不同的目的筛选的数据开始和结束的时段就不同,牛市里强化的是“牛”的声音,熊市里自然多的是说长期投资有多大概率赔钱。

相信大多数投资者的心态都是如此,牛市里看到了支持型数据就信心十足觉得买什么股赚钱都是应该的,熊市里就正相反。其实不论牛熊市,理财的需求都无法磨灭——斗升小民的工薪足够支付养老、购屋、子女教育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理财和投资就有其存在的必要,大部分人都要靠这种方式弥补收入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我不认为“长期投资”有错,只是长期投资和买入并长期持有是两个概念,更同单边多投不同。牛市时,没有人愿意听到别人这样说,如今熊市了,正是开始长期投资的好机会。起点低,风险低,若以10年为期辅以不同阶段的策略,必然可以赚足养老、购屋所需。前提是不可急切、不可贪心,更不能不分时段、不讲原则一味买入。

    作为一个投资者,最实际的问题是:当大环境不好时,为什么还要购入这些公司的股票?为什么不在趋势好转之前寻找替代的理财方式?

传统长期投资论者喜欢拿巴菲特作典型——巴菲特从不卖出手中的优质资产、巴菲特不在乎短期市场走势、巴菲特……

    事实是,你们都知道巴菲特在高位时卖出了中石油的股票,不是最高位,因为他不贪心;他也不是不平仓,看到风险他也会后退。当发现某家公司的经营发生了变化,巴菲特会调整投资组合;当察觉到经济衰退的迹象,他会购买债券对冲商业投资;当感知通货膨胀来临,他会提前购买贵金属,等到市场变化时卖出;他也曾在外汇市场做过错误的交易、错过了科技股的投资机会……他是一名成功的交易商,但不是永远持有蓝筹股的教科书。

    巴菲特的聪明不言而喻,但他创造的神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开始交易的时机是美国最长的一个上升周期;2008年他说,看好中国未来的10年,你愿意相信并把现在当作是一个起点么?这个起点只有15个月前的1/4高,你却反而更不敢开始长期投资了?

 

    关于长期投资即持有的另一个反证是,鼓励长期持有的华尔街、基金,自己本身都是巨大的交易爱好者——看看牛市中的成交量吧,你不会以为这都是个人投资者贡献的吧?这种策略的另一面是吞噬收益。假设牛市来临前,你的收益是100%,尽管这一年以来,你只亏损了50%~60%,但把这两个时间段一起计算,你还是亏了。因为:

当你挣了100%之后亏损了50%,你就回到了原点。

当你挣了100%之后亏损了60%,你就净损失20%。

    比例数据是会骗人的!任何一种有效的投资思路,都是交你先保住本金,再赚钱。牛市和熊市的思维差别在于,牛市思维是在上涨时考虑赚更多的钱,下跌时考虑如何减少损失;熊市思维是考虑怎样保住本金使之在市场上涨时获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