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能帮你成功投资
(2009-01-13 17:40:51)
标签:
投资情绪管理财经 |
情绪管理能帮你成功投资
策划/王雪吟
其实在投资过程中于股价的波动影响反倒其次,最害怕的是受到心理情绪的控制,比如:人云亦云、恐惧和冒冒然。
人云亦云:典型的“人群效应”,金融股和能源股就是最典型的人云亦云。
恐惧放大:一旦有利空消息传出或是小小的风吹草动,立即平仓忘了最初的投资目标。心理学家说,当人害怕的时候,最好能先问问自己在怕什么。
永无止境:你经历过大赚大赔?做投资最重要的是要有自我控制力,而不是被金钱控制,记得《红楼梦》里的风月宝鉴么?美人的另一面就是骷髅,赢得的另一面是风险。
事实上,在投资策略之上结合有效的情绪管理,就可以规避掉75%~80%的市场风险,投资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但却对“控制”二字要求甚高。
行之有效的情绪管理模型
均衡资产定价模型
1.
投资者的动态预算约束方程为:
投资者的偏好表示为如下递归效用函数:
投资者选择符合预算约束方程的消费和资产组合来最大化效用水平 (Epstein-Zin效用函数已证明),资产j和收益 的欧拉方程可以表示为
2.
均衡股票价格表示为红利和投资者的主观偏好参数的函数
说明:
1.模型得到了基于递归效用函数的均衡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的显示解,将它们表示为投资者的情绪参数的函数。
2.由于低轨效益函数可以将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分解为风险规避和跨其替代弹性两个系数,所以共有三个偏好参数来描述代表投资者的主观属性。
3.通过对六种情绪波动弹性,研究了情绪波动对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波动(公式省略)的影响,发现对于来自单个偏好参数的情绪波动对股票价格波动的影响都要远大于对债券价格波动的影响,从而为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提供心理层面的解释。
4.对于股票价格的波动而言,主要是贴现因子的波动会导致非常显著的股票价格波动;风险规避系数的波动对股票价格的波动的影响非常小;跨期替代弹性的波动影响虽小却不可忽略。
上述模型提供的一堆复杂的运算,其实解释的只是一个道理:投资者情绪波动会对投资行为造成影响。
实验开始前,被试者被分为内幕交易者(提前知道最后的回购价格)和非内幕交易者,他们无偿获得一定数量的资本金和股票,这些资本从一个交易时段带入下一个交易时段。随着市场交易的进行,被试者持有的资本金和股票不等于初始资本金的数额,而是等于初始资本金加上市场交易后累计的资本收益或资本损失。实验结束时,以统一的价格回购被试持有的股票。实验结果是:
1.当内幕交易者人数较少时,交易价格明显地长期偏离股票的基本价值;当内幕交易者人数曾多时,内幕信息可以通过交易活动“泄露”给市场的其他交易者。
2.信息缺乏的非内幕交易者有“过度自信”的表现。
3.被试者对股票交易价格的预期符合适应性预期模型。
在投资行为的最初,参与者和第三方(中介机构、咨询机构和传媒)都过多地强调了投资技巧和资产分配的问题,却忽视了情绪在其中的作用,比如:
开始投资的原因是什么?投资人最大的担忧?他的主导人格是哪种类型?
简单的说,投资行为表面上是由你来实现,其实其主导意义的是你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