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为“第二人生”的富豪

(2007-06-15 12:10:11)
 

成为“第二人生”的富豪

to be a richman of “second life”

文/邓新华

我在注册“第二人生”(Second Life)之前,就想:看来我只能靠乞讨挣钱了。因为我对英语不精通,也没有什么特殊技能,在这个美国人为主的平台上实在没有“谋生”之路。我甚至连怎么在这个世界里逛街、游览都不知道。我开始发愁,是不是在网路中成为富豪要比现实中还远?

 

我的朋友加西亚比我早注册几个小时。他告诉我,他看到博物馆门前有乞讨者,还真有人给钱。我很不好意思地告诉加西亚,我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并向他询问去博物馆的路。他说:“这是不是太丢中国人的脸了?”

加西亚很快找到了体面的赚钱方法:有间酒吧,只要游客进去坐上20分钟,什么都不需要干,这家酒吧就会给10元钱。

这10元钱不是美元,而是林登币,但可以按照某种比率兑换成美元(目前,1美元可以兑换大约270林登元)。发行林登币的林登实验室,不仅是“第二人生”的中央银行,也是“第二人生”的“政府”——这家旧金山网络公司,2003年开发了“第二人生”虚拟社区,今天成了饱受赞誉的创新先锋。

 

游客只须下载一个客户端软件,就可以注册、获得一个“化身”、登录”第二人生”。在这里,林登实验室只提供土地,土地上的一切建筑物,都由参与者创建。参与者也可以在一瞬间推倒自己的建筑物,重新建造。游客们可以给自己的“化身”任何自己所喜欢的打扮,也可以随时更换“化身”。在“第二人生”,游客们的“化身”可以行走,也可以飞翔,还可以把自己瞬间传递到任何自己想去的地方。林登实验室定期出售新的土地、发行林登币,可谓“政府”。

很多人认为“第二人生”是一款非常不同于众的游戏,但林登实验室非常反对这种看法。林登实验室认为“第二人生”不是游戏,“而是给人们提供一个平台,将经济要素整合在一起,给冒险、创新和技术以合适的回报”。

“第二人生”发展速度惊人,据说“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6400万美元:众多世界500强企业进驻,在这里进行营销、售后服务;IBM甚至帮助“第二人生”建设了一个虚拟的紫禁城,还在这里召开年会;中国某公司的CEO,还在春节期间,组织员工到“第二人生”舞龙灯;瑞典政府也在“第二人生”开设了自己的大使馆。

 

加西亚去坐的那家酒吧相信,虚拟社区的营销能带来现实世界中的消费者,所以付给闲坐者钱。

除了在“第二人生”做市场营销的企业,还有很多人到“第二人生”挣钱。跟我的可耻的想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个特别替华人长脸的德籍华人女子安舍钟,她已经成为了“第二人生”的女首富,身家超过百万美元。

这个小姑娘在“第二人生”购买土地,再建造各种很有特色住房,并把房间进行个性鲜明的装修,然后出售。安舍钟现在在武汉开设了一家公司,雇佣中国技高价廉的技术人员,专门从事”第二人生”的房地产开发。

事实上,“第二人生”还有许许多多的挣钱方法。作为一个待开发的虚拟世界,“第二人生”会带给人们无穷的惊喜。

但似乎,“第二人生”又不仅仅是虚拟。

从经济学上来说,有虚拟的数字世界,但没有虚拟的效用。在“第二人生”闲逛也好、营销也好、挣钱也好,都是一个一个现实的人在参与。每一个人在“第二人生”获得的效用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可以通过价格表示的。在“第二人生”,以林登币表示价格,充当交易中介,而林登币又可以兑换为美元。虚拟世界的效用是现实世界的人的效用,而现实世界中人,可以把很多现实世界的享受,转移到网络上进行。比如,坐在自家的客厅端一杯啤酒,同时进入“第二人生”某家主题酒吧,与来自英国的陌生人聊天,这和现实中泡某家国际性的酒吧,差别其实不大。

虚拟、现实,亦真亦幻。《骇客帝国》似乎不再是预言,而是即将成为现实了?人们很快就会生活在“母体”中吗?《骇客帝国》的预言还是过早。未来还会出现很多“第二人生”的竞争者,虚拟技术还有多种可能,最和现实浑然一体的虚拟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现在还无法确切描述。随着虚拟世界的竞争,会发展出把现实世界排挤掉的《骇客帝国》式的“母体”吗?经济学对此恐怕无法判断。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把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截然划断的经济理论,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将很快被抛弃。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有幸可以在有限的人生中,见证世界是怎样走向令人惊异的开放性和可能性,这是特别值得高兴的事。

(本文作者为铅笔经济研究社理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