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蓝筹股
策划执行/本刊记者
张曦元
张志峰 李江南
如果你想买入一只股票然后就置之不理,不用每天看盘,不担心什么风吹草动,坐等按时的分红和收益。那么你就买只蓝筹股吧,它不会让你一夜暴富,甚至不会给你带来投机的刺激,但它会让你的财务更加稳健,让你心平气和地分享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
股权分置改革渐进尾声、超级大盘股纷纷上市、股指期货渐行渐进,这一切都意味中国资本市场步入了蓝筹时代。
当你不仅仅把股票投资作为赚钱获利的手段,而当作是理财规划的一部分,那么你就会发现:买入并长时间持有一只蓝筹股是目前绝佳的一种理财选择。通用电气、沃尔玛、花旗集团、可口可乐,你能随口说出这些世界知名的蓝筹公司,那么,中国的蓝筹股在哪里?
蓝筹时代全面来临
全球市场主要的大盘股指数,如伦敦金融时报100 指数、日经225
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在道指的带动下都在挑战前期高点。另一方面,国内股市也出现了蓝筹回归的迹象。美国道指进入10月份以来连创新高,11月16日上涨至12305.82点。S&P500
也节节高攀,离2000
年的最高点咫尺可及。引人注目的并非仅仅是美国股市终于走出了互联网破灭之后的疲软,重新回到2000
年的高位,更值得玩味的是这次从7
月份开始的上涨是出现在地产降温和宏观减速的背景之下。
策划执行/本刊记者
股权分置改革渐进尾声、超级大盘股纷纷上市、股指期货渐行渐进,这一切都意味中国资本市场步入了蓝筹时代。
蓝筹时代全面来临
道指新高引发全球蓝筹行情
道指创出新高并不是常见的事。例如,1973 年1 月道指创出1051
点的阶段高点,此后直至1982 年11
月才恢复到了前期位置。而本次道指在2000 年1 月创出11722
点高位后,用了将近7
年的时间才突破了前期高点。道指创新高引发了人们的猜测:超级蓝筹时代是否回归?
除了道指以外,或许看看其他几个指数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代表超级蓝筹的罗塞尔50
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达到9%,超过同期代表中小盘的罗塞尔2000指数约2个百分点。而在道指创出新高的同时,纳斯达克当前点位尚不及2000年初NASDAQ指数5048历史高点的一半。难道真的是风水轮流转,人们的投资偏好发生了逆转?
其实,道指的复苏并不孤独,一方面,全球市场主要的大盘股指数,如伦敦金融时报100
指数、日经225
指数和香港恒生指数,在道指的带动下都在挑战前期高点。另一方面,国内股市也出现了蓝筹回归的迹象。9
月下旬,国航、大秦、招行等一批蓝筹股出现了罕见的节前行情,当时市场更多地把行情的推动力解释为众多的个股因素,而道指的表现提示我们考虑这背后是否存在着内在的共因。
蓝筹崛起背后的共因
对于美国股市而言,商品和期货价格的下跌、联储加息的暂停、公司治理的改善、投资人风险偏好的转变以及蓝筹股相对便宜的估值都可以解释为本次蓝筹回归的重要原因。而国内股市既有类似的原因,也有不同的原因,但蓝筹股的行情却是同样可以期待。
美股和国内股市中的蓝筹股有着一些共同的有利因素:
首先,道琼斯成分股的盈利增长已经持续了17个季度,相对过去2
年平淡的股价表现而言,其估值非常具有吸引力,这是近期道指创新高的基本面因素。与道指类似,国内的大盘蓝筹估值也相对便宜。尽管国内股市今年以来上涨超过50%,但众多大盘股涨幅逊于整体市场。国内股市当前的市盈率22.8
倍,而上证50 的市盈率仅为15 倍,上证180 的市盈率也只有16.5
倍,大盘蓝筹的估值优势不可忽视。更为重要的是,大盘蓝筹的业绩稳定性更高。今年中报上市公司业绩虽然见底回升,但整体增速依然处于历史低位。在业绩增速趋缓的情况下,退守业绩增长相对稳定的大盘蓝筹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其次,国际商品和期货价格的下跌提升了股市的投资价值(高盛商品指数2006
年下跌了15%,而道指同期上涨达到7.5%),这无论是对于美国股市还是国内股市这都是相通的。在过去的4
年中,国际投资者更为偏好商品和期货等高风险资产。但随着潜在泡沫的出现,人们开始厌倦高风险资产(近期美国国债和垃圾债券利差放大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并转而关注原本被忽略的蓝筹股票。另外,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和改善业绩,这使得投资的天平更倾向于股票市场。
再有,公司治理改善也是提升蓝筹投资价值的重要因素。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公司丑闻极大影响了美国蓝筹股票的形象,但随后的萨班斯法案和一系列针对公司治理的判例恢复了人们对蓝筹股的信心。而国内的股权分置改革同样带来了公司治理的改善,以鞍钢新轧为例,股改不仅使得各类股东利益趋于一致,还通过资产注入等方式消除了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提升了企业增长潜力。我们相信有更多的公司(特别是大型企业)会复制鞍钢新轧的模式,公司治理对蓝筹股票的推动作用会日趋显现。
中国蓝筹股行情的因素
除了上述的一些共同因素外,国内的蓝筹股行情还有一些本土性的因素。
1.人民币升值
币值因素需要考虑。人民币升值不仅提高了国内资产的价值,对大盘蓝筹股票的正面作用更大。9
月份人民币兑美元突破7.90,人民币在过去短短3
周内升值了0.73%,这个速度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人们预期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还会进一步加大。币值上升将直接导致国内的航空、高速、电信和电力股受益,而这些行业也是大盘蓝筹股密集的行业。
中国蓝筹股行情的因素
1.人民币升值
2.投资者结构
投资者结构也会提升国内蓝筹股价值。今年以来,新发基金超过630亿份,预估全年的发行份额可能创历史新高。截至9
月底,获得QFII 资格的机构总数已达50 家,投资总额度为78.45
亿美元。当然,机构投资者并不意味着是长线投资者。特别是当前中国股市的结构并不稳定,这是机构投资者换手率依然比较高的原因。但是,机构投资者能够认识到稳定的长期增长型股票比短期爆发性增长的股票会赚到更多的钱,这导致市场的交易更为侧重于蓝筹股。
3.股指期货
股指期货的推出也将提升大盘蓝筹股的筹码稀缺性价值。由于股指期货是国内全新的金融创新,它不仅可以直接投机获利,而且还可以对冲股票投资风险、挖掘套利机会,因此机构投资者兴趣更加浓厚,尤其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为了提前布局,机构投资者必然会提前吸纳相关筹码,沪深300
成分股中优质大盘蓝筹股将重点选择对象。
4.融资融券激活大盘蓝筹
随着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管理办法》和《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意味着证券市场期盼已久的融资融券业务即将正式启动。作为完善证券市场机制的一项基础业务,融资融券的推出对市场影响深远。监管部门对融资融券所指向的标的证券有明确的规定。从市场内部结构看,符合规定的标的证券大多数仍是大盘蓝筹股,可见,融资融券对大盘蓝筹股能够起到较大的活跃作用。
4.融资融券激活大盘蓝筹
5.大盘蓝筹股估值偏低
大盘蓝筹股估值偏低,投资价值开始显现。据统计,目前A股市场平均市盈率约为30倍,而真正的蓝筹板块,却只有十多倍,部分蓝筹股目前市盈率甚至在10倍以下。在国外成熟市场,大蓝筹股的估值一般都可以获得溢价,而在我们的A股市场却仍是折价,这就凸显了蓝筹股的投资价值。
到底什么是蓝筹股
寻找蓝筹股,就要先知道什么是蓝筹股。其实,“蓝筹”一词并非是从股市中派生出来的,而是来源于西方博彩业。在西方赌场中,筹码分蓝色、红色和白色三种颜色,其中蓝色筹码最为值钱。后来“蓝筹”一词在英文社会里演化成一流、最好之意。
那么,“蓝筹股”是不是就是一流、最好的股票?有点意思,也不尽然。美国证券交易所网站对蓝筹股的定义是:所谓蓝筹股是指那些以其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超越经济景气好坏的盈利能力和盈利可靠性而赢得全国声誉的企业的股票。听起来好绕口,但能从中发现几个关键的字眼:知名的大公司、稳定的盈利记录、红利增长、管理素质和产品品质等。大致有个模糊的概念了吧,其实蓝筹股本来就没有唯一准确的定义,它存在于一些指数中,存在于证券分析师的报告中,也存在于一些消费者的心中。下面,我们来给蓝筹股的概念加一个框框吧,可能会与你心目中的蓝筹定义有很大的不同呢。
到底什么是蓝筹股
大型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蓝筹股,蓝筹股却一定是大型公司的股票
大的公司不一定是好的公司,但规模大却是成为蓝筹公司的必要条件。蓝筹公司在资本市场上受到大宗资本和主流资本的长期关注和青睐,以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公司市值等指标来衡量,企业规模是巨大的。
就市值论,2004年2月道指30成份股公司总市值3万多亿美元,平均市值超过1千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芬兰这类中等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资产论,花旗集团、JP摩根、GE、GM等公司都高达几千亿美元,花旗集团竟达1万多亿美元;就营业收入论,道指30公司2002年的销售收入约1.8万亿美元,超过同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5万亿美元。所以,说蓝筹股公司富可敌国一点也不夸张。
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里的公司股票不一定是蓝筹股,蓝筹股却一定不会诞生在边缘行业里
对蓝筹股的认识可不能仅仅局限在“股”字上,它承载的是“产业与民生”甚至“国家的光荣与梦想”。所以但凡是蓝筹股一般都出现在国家的支柱产业中,蓝筹公司也都是行业龙头企业。
有些公司经营得很好,业绩也很优良,比如“小商品城”,但是从其所处的行业属性来看,绝对称不上蓝筹股。而像“宝钢股份”,“中国国航”这样的上市公司处在钢铁、航天这些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中,就具备蓝筹公司的特质。特别的,中国还处在工业化的初级阶段,所以制造业更容易诞生蓝筹,而在零售业或餐饮服务业,在国外能看到沃尔玛、麦当劳等蓝筹公司,国内却很难发掘到。
蓝筹公司也一定担当着产业领袖的角色,是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配套分工体系的主干和统摄力量。不仅在规模上,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上都是这个行业的代表。比如宝钢,它在原材料铁矿石价格的谈判上,在行业里就有相当的分量。而其板材产品,也会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标准。
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公司股票不一定是蓝筹股,但蓝筹股一定不是地方性公司的股票
沃尔玛、麦当劳、可口可乐,你能说这些公司是美国公司吗?这些知名的蓝筹公司都是跨国公司帝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优秀的公司都会将人力资源、原材料、技术力量这些生产要素全球配置。偏居一隅的公司既使经营出色,很受当地人尊敬,但绝对称不上蓝筹公司。中国的企业“走出去”的还不多,但一些企业已经跨出了这一步,全球化经营是公司成长的必经之路。
投资蓝筹股不一定会获得高收益,但买蓝筹股一定会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蓝筹公司都尽量维持一个稳定的、连续的和市场认可的红利支付水平。他们往往按季度或者按年度定期给股东派发红利,当预期业绩不足以支持的时候,它们则可能考虑用派发过去未分配利润的方法来维持红利分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以保持公司股票的市场形象。
在投资者的心目中,蓝筹股往往是与稳定的红利收益联系在一起的。但红利稳定并不意味着它现金红利回报率很高。事实上,道指成份股的现金收益率并不很出色,同时其红利稳定并不意味着其在短期内具有最高的投资价值。
蓝筹公司盈利能力相对于各自行业的公司来说是比较强的,但其增长能力方面在各自行业内部并不是令人满意的。作为蓝筹公司,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有效抵御市场波动的风险,而这些蓝筹公司抵御风险和财务危机的重要手段是通过管理债务结构和资产结构来实现。
国内具有蓝筹特质的公司同样也是抗风险能力强的公司。比如航空业,在经历了油价上涨,行业不景气,以及重组整合后,中国国航依然能保证盈利,而东航、南航则经历了长时间的亏损。房地产业经过宏观调控,很多公司出现亏损,而万科一直保持稳定的利润增长。正是由于蓝筹公司有极强的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这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长期投资策略的可靠保证。
管理好的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蓝筹股,但管理差的公司股票一定不是蓝筹股
蓝筹公司不是靠拥有一项技术和占有一种资源而一夜暴富的公司,而是经过历史考验的稳健发展的公司,因而他们必须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世界级的蓝筹公司大多都是企业管理的标杆和典范,比如,福特汽车生产线的科学管理;通用汽车的斯隆革命;财务分析和决策方面的杜邦分析树;IBM和惠普的流程再造;GE的六西格码;沃尔玛的过站式物流;宝洁的品类经理制和品牌营销等。可见,没有不断的进行管理改进和变革,企业不可能持续稳定发展,也就不可能成为蓝筹公司。
国内的企业以前大多忽视管理,公司不透明就无法形成公信力,也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蓝筹公司。目前国内企业在这方面改进了很多,比如华能国际,在香港和美国市场都上市,管理能力在电力行业里是翘楚。尽管有国电电力这种规模更大的电力行业公司,但华能国际更具蓝筹潜质。
管理好的公司的股票不一定是蓝筹股,但管理差的公司股票一定不是蓝筹股
今天的蓝筹股未必是明天的蓝筹股,但明天的蓝筹股一定能在今天找到
寻找蓝筹股的过程中,最后不要忘了一点,蓝筹股不是一成不变的。蓝筹股总是伴随着产业的兴衰而兴衰,今天的蓝筹股可能在几十年后就消失了,而未来的蓝筹股一定在今天就露出了其潜质。所以蓝筹股投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