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毛之爱:丹娜丽芙岛

(2013-10-13 20:02:28)
标签:

散文

《欧洲时报》

分类: 天涯行走

http://s12/mw690/4aa78941gx6DoCc6eIb3b&690
                                  三毛与荷西:美哉!


http://s2/mw690/4aa78941gx6DoCcPthn91&690

http://s14/mw690/4aa78941gx6DoCfKOXr6d&690
  

午夜过后,Costa游轮从非洲西海岸的卡萨布兰卡起航,像一条硕大无比的白鲸瞬间滑入浩渺无垠的北大西洋。与微波荡漾的地中海相比,大西洋波涛汹涌,波澜壮阔,深黛色的洋面上时而千山万壑,时而峡谷幽深,一派惊心动魄的景象。

 

清晨,第一缕曙光隐隐闪现在船舷外的小阳台上,我们迅速起身,跨过酒红色长廊,乘电梯升至第十一层甲板。游轮在晨光熹微中跌宕起伏着,我紧抓扶手,像壁虎那样贴着墙壁出了舱口。不少人已捷足先登了,他们端立在金黄色的烟囱前,气定神闲地观日出。先生和一对熟悉的瑞士夫妇打过招呼,径直踱入露天吧台的一角,面向大海吐起了烟圈。我顶着五月的海风,不顾一切朝船头的瞭望塔上攀爬。这一刻,我像是老船桅杆上的一个守望者,不经意间跌入尘世与天堂的交界点,水天苍茫,人类眼中最奇异壮观的一幕,煞那间尽收眼底。

 

生命是一场旅行。我的灵魂似乎习惯了在各种轨道上行驶,穿越。

 

这时,纷披的霞光里陡然现出一座小岛,在接天连日的洋面上起伏、荡漾。可是加那利群岛中那一座被称为“Tenerife”(西班牙语)的小岛?Tenerife被三毛翻译成了“丹娜丽芙”。世间还有比这个更动听的岛名吗?她带着东方式的生动与浪漫,赋予海岛以别样的风情。三毛的笔下,小岛山脉崎岖,雪峰点点,常年被无边无沿无港无岸的海水围裹着。台湾作家三毛风靡大陆时,我正在高中的教室里备战高考,无暇领悟其文字的奥妙,但这个女子万水千山走遍的自由、豪迈与洒脱,以及那裹狭着梦魇的生死恋情,从来就未脱离过自己的梦境与视野。

 

若干年后,当我同为游子,浪迹天涯,陷入漂泊深处的快乐与孤寂时,我扯起喉咙高唱三毛在岛上写的那首《橄榄树》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

 

今夏回国,我的师姐谷雨,一个痴迷于三毛的中文系才女,得知我从丹娜丽芙岛上回来,火速网购了一套《三毛全集》送给我。师姐的赤诚、热切以及对三毛的那份情结,令我动容。在维也纳微薄的秋色里重温三毛的文字,我觉得,三毛的魅力,并不在她的文字,而在于她的存在。这个长发披肩长裙迤逦的中国女人,这个在撒哈拉的荒凉里依旧风情万种的女人,这个遁入大西洋与加那利群岛患难与共的女人!

 

Costa游轮航行了一夜,像疲惫的婴孩依偎在一片半封闭的港湾里,靠岸,抛锚,停泊。隔着船舷我心事重重地凝望小岛,无涯的晴空下海水透亮若晶,山色碧蓝如洗。贝壳一样的房舍由海岸一壁向坡上蔓延,在山腰的云雾里若隐若现。湛蓝的背景下,一栋栋房子雪白耀眼。山体奇异,花草恣肆汪洋,目力所及,无不是绚丽的明信片。正兀自遐想,对岸的斜坡上忽然传来一声教堂钟响,茫远而空旷倏地划破扩大而宁静的港湾

两千多名游客,从游轮高处鱼贯而下,越过船舷登上停泊在岸的十几辆大巴。转瞬之间,载满游客的大巴盘旋着上了山。空气里弥漫着湿漉漉的泥土和草叶的清香,并夹杂着丝丝海腥味。陡峭的石崖上,站着巨大的灰绿色仙人掌,遍地米黄色的茅草,鸟声如歌。大巴载着我们在山道上的一座酒窖前,嘎然停下。这是小岛最大的一家葡萄酒窖,声名远播。主人用古雅的乳白色瓷杯为我们斟上红白葡萄酒,大家三五成群,背靠棕色的橡木酒桶,对着悬在土墙上的鹿角和山羊皮一边畅饮,一边品尝摆在餐桌上的奶酪,熏肉,萨拉米小肠,连同鲜香可口的大蒜调料。

 

喝了酒,红着脸出了酒窖。斜着的一面长坡上,是节节升高的普通民宅。低矮的石墙上,开着粉嘟嘟的天竺葵;报春花与虎耳草,在各家的小园子里静静地烂漫着,一派南欧的小巧和悠闲作为西班牙的海外属地,丹娜丽芙仅有两千多平方公里,但在加那利群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美洲游客进入地中海之前,喜欢在此逗留,然后再登舟而去。欧洲游客远航大西洋时,也乐意在小岛稍作修整。每年,五百多万游客从世界各地飞至小岛休闲、度假,即便隆冬,这里依然繁花似锦,生机勃勃。岛很小,其能量却不可小觑。首府圣克鲁兹(Santa Cruz)广场上,年年爆出不同凡响的狂欢节,其热烈和精彩程度,堪比巴西的里约热内卢。西班牙最高峰泰德峰,并不在西班牙大陆,而是在酒窖背后不远处的那座峰顶上。

 

一九七七年那个秋天,三毛的丈夫西班牙人荷西,在丹娜丽芙岛上找到了一份工作。荷西的工作,就是在海边凭空营造出一片海滩,供游人休闲。沙子是从撒哈拉沙漠运来。这是一份富有诗意的工作,荷西和三毛都很兴奋,欣欣然把家搬了过来。从此,小岛在三毛荷西的故事里成长。那时的丹娜丽芙,荒草萋萋,人烟稀少,哪里像今天这样玲珑可爱。穿着红裙子的三毛像一阵风,飘落在海边。面朝大海的那座山坡上,有一百多户白色带小花园的房子,无规则地点缀在一处狭长的海湾上。三毛喜欢做简单朴素的乡下人,像砂砾一样随遇而安。从海边到四公里外,是丹娜丽芙镇上的邮局。三毛每天开车,到镇上租来的绿色邮筒里取信,领钱,间或买菜,逛街,看医生。然后回到自家的房子里,守在窗前,看着海上浮动的船只写作:

 

那时,我们住在大西洋中一个美丽的海岛上,叫做丹娜丽芙。那是先生第一次做“海边景观工程”,心情上非常愉快。我们的工程,是做出一大片人造海滩来,给游客多一个去处。扎着两条辫子,全十字港的店铺主人都认得我......

 

对三毛来说,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是精神文明。有时候,大海即使在明亮的阳光下,亦是雄壮,咆哮,甚至满腔愤怒。岛上的一切,伴随着三毛简单奇异的生活方式构成常人眼中神秘而传奇的所在三毛的奇思妙想,如海风猎猎,不断飘散到遥远的东方,激起一片无尽的反响。一个把沙漠也可以当做伊甸园来经营的女人,海边的日子更是神仙眷侣。岛上,岁月悠长,他们无拘无束地守着海,守着家,守着彼此。下海之余,田埂里四季常青。忙碌之余,双双林中采摘野果。夕阳晚照,他们对着大海,半杯红酒,几碟小菜,一盘棋,静静地对弈到海上升明月。夜间,荷西与三毛拦腰走出家门,在青草蔓延的山岗上一边看海,一边散步,拖地的红裙迎风荡起,蘸着海边的露水碎了一弯月色。

 

实,灵性,率真,洒脱,得死心塌地。然而人生的尽头,未必是春天。立在小岛高地,看得见蓝色的大海,看得见泊在港湾里的白色游轮,也看得见给三毛带来死亡联想的座火蓝的大山。穿行在丹娜丽芙,三毛的凄凉与孤绝,时时刻刻缭绕心头。文字依然,斯人已去

   如今的丹娜丽芙,传统与古旧里布满时尚色彩。西班牙风格的酒馆与咖啡厅,在各条小街上迎来送往。棕色镶边的白色墙柱上,西班牙国旗迎风招展。街边的水果摊,各类热带水果鲜亮得让人忘了口渴。据说圣克鲁兹造型独特的歌剧院,与北京鸟巢出自同一个设计师歌剧院巍然屹立的城堡上,黑洞洞的炮口叫人想起当年曾经有过的激烈鏖战。不知眼下的岛民是否还记得,山坡下那片朴素的人造海滩留下过一个叫荷西的小伙子的汗水?嶙峋的海峡,在这个西班牙人的手里改变了模样。除夕之夜,滨海大道的长堤上,挤满了欢快的人群。三毛坐在完工的大堤旁,充满遐想地偎依在丈夫的怀里。

已是黄昏,海上的阳光依然炽热。船上的不少游客从丹娜丽芙城里回来,便端着酒步入泳池,把身体埋在水里。我站在甲板上四望,黑色的潮水漫过礁石,执拗地撞击着船帮,浪花四溅,发出哗哗的水声。一条棕色的小型复古式样的帆船,满载一船游客从众多的船舶里划出,越过码头,向大西洋深处远航。(2013.10.12日于维也纳)



   http://s3/mw690/4aa78941gx6DoCNHEPw92&690


http://s13/mw690/4aa78941gx6DoChxWEI8c&690

http://s1/mw690/4aa78941gx6DoCP6bDi70&690


http://s12/mw690/4aa78941gx6DoDfAqwjab&690


http://s1/mw690/4aa78941gx6DoCj78iI60&690

                                   三毛常来的街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