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汉语拼音正词法语文教学教科书 |
分类: 教学资源 |
“穈”字的注音是“mn”还是“Mn”?
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田贺书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0课《〈论语〉十则》第44页注释②摘录如下:
〔子〕先生,指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Zuy)(现在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这个注释中“陬邑”两个字的汉语拼音连写,而且起首字母大写,这是因为“陬邑”作为地名是一个专有名词。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
地名的汉语拼音连写,首字母大写。
自然村镇名称和其他不需区分专名和通名的地名,各音节连写。
因此教科书注释将“陬邑”的汉语拼音写作“Zuy”是符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的。
但是,同页注释⑦摘录如下:
〔曾子〕即曾参(前505—前436),姓曾,名参(sh n),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人。孔子的学生。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
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笔名、别名等,按姓名写法处理。
如:
Lǐ Huá(李华) Dōngfāng Shuò(东方朔) Lǔ Xùn(鲁迅)
据此,注释⑦中的“参”字作为曾子的名字,其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不是应该大写,写作“Sh n”吗?
《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还规定:
姓名和职务、称呼等分开写;职务、称呼等开头小写。
如:
Wáng
Tián
那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一课中,教科书第13页注释③中“穈”字作为胡适先生的名字,其汉语拼音的开头字母也应该大写,写作“Mn”。
但是,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教科书的注释是这样的:
〔穈(mn)先生〕胡适小时候的名字叫“嗣穈”,爱称“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