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嘴鱼:洞庭金枪

标签:
洞庭湖针嘴鱼文学/原创文化 |
分类: 洞庭湖 |
针嘴鱼:洞庭金枪
针嘴鱼,依名字推想,鱼嘴上有针。尖针半寸来长,直挺挺从下颌刺出,柳叶儿长短的小鱼,便拥有极挑衅的锋利。针嘴鱼体形细长,脑壳大,腮盖宽,厚背脊蓝绿,扁体侧银白,侧身各有一条细长的鳞带沿脊线纵贯,鳞片极易脱落。它的胸鳍偏宽,腹鳍偏小,臀鳍与背鳍相对应,前陡而后缓地拉长,一直拉到接近尾部,短尾鳍开叉,鱼尾摇摆起来产生极大的推进力量,游走速度极快。尖嘴,流体,尾羽,加上重心前靠,完美的飞箭形态。即便是一条淡干针嘴鱼躺在手掌心,我仍然感觉得到它的机敏,像一支夺命暗器,散发出剑刃的寒光,知道只要听得水响,它会像金枪一样射向目标,找回它闯荡江湖的日子。
弄清它的家世与特性,颇费周折,我上网搜索,针嘴鱼的图像与文字都是热带海鱼,显然不是生活在江湖淡水的小傢伙。请教学水产的朋友,他说针嘴鱼学名鱵鱼,别名箴鱼、针鱼、针扎鱼,单针鱼,栖息于浅海、河口,有时亦入淡水中,分布我国沿海和长江等各大河流中。这就对了,洞庭湖中的针嘴鱼,便是溯长江而来。
针嘴鱼的奇特,还说它的针嘴。很不起眼的小鱼,大脑壳大眼睛,针与嘴的长度接近体长的三分之一。三角形嘴巴,开口在脑壳上位,上颌短,下颌长,像一张没有长齐的黄口鸟嘴。下颌从腮部斜挑上去,如同枪托一般,顶尖延伸出坚硬的针状喙,动物学上称作“半喙”。依我的推测,光靠半喙应当无法啄食,即便用它像牙签挑剔螺蚌的肉,针嘴鱼也无法将穿针的食物送入嘴巴里。大自然稀奇古怪的进化,总有它的因果,我们暂且不管它。试想,一条柳叶儿长短的小鱼,自海口溯长江而入洞庭,每年如此长征,如此洄游,它拥有一杆护身的枪刺,显然是大自然公平的恩赐。既如是,针嘴鱼把所向披靡的利器顶在脑门上,人类完全应当更加宽厚仁和。
每当夏季来临,洞庭湖风生水起。浑浊的长江水从北边四口灌注而入,与南来的三湘四水相汇,借城陵矶形成顶托之势,洞庭湖烟波浩淼,进入一年一度的高水期。烈日当空烤晒,水气弥漫蒸腾,冷热气流在湖空对峙厮杀,积雨云飘飘荡荡,从事耕云播雨的勾当。所有的生命,飞翔的鸟,游弋的鱼,芦苇,莲荷,菱角,芡实,还有那些微不足道的浮游生物、飞的爬的小小虫子,所有的生命,感应着洞庭湖躁动的生命韵律,潜藏于基因的承传,召唤无数生命义无反顾地扑向洞庭湖的胸怀。浩浩荡荡的洄游鱼群中,成千上万的针嘴鱼,挺着乌黑的枪刺,雄纠纠气昂昂,担当开路先锋,形成最早的渔汛。太阳的光芒射入湖水,化作千万支银箭,随着波浪的起伏而跃动,何等英武的气势!
平常的日子,针嘴鱼以吞食浮游生物为生,偶尔打打牙祭,捕食细小的昆虫。7、8月份高水季节,洪水淹没洲滩,湖草丛、芦苇丛中的昆虫纷纷出逃,经不住湖风或是暴雨的清剿,终是无法逃离四望无际的水国,肉质的蠓蚊,骨质的甲虫,如秋风落叶般地漂浮水面,成为针嘴鱼开荤的首选菜谱。毕竟是结队洄游的大迁徙行动,针嘴鱼太需要补充能量。不时有针嘴鱼跃出水面,划出一道道短促而优美的弧线,追捕在水面扑腾的蠓虫。我相信,针嘴鱼或许会像啄木鸟寻找虫子一样,用长针敲击水中的芦苇杆,翻搅浅滩水流的草根,将猎物驱赶落水,聚而围歼。
红嘴鸥最早发现针嘴鱼集聚的行踪,渔民称为江鹰子的精灵,咯咯地鸣叫着呼朋唤伴,一起追逐鱼群。它们盘旋飞行,纷纷从空中飞投捕食,抑或干脆漂浮水面守株待兔,欢快地享受难得的盛宴。针嘴鱼群快速翻滚,千万支银箭一齐从水中迸发。红嘴鸥的阴影从空中翩然而降,鱼群骤然受惊,纷纷恐慌地奔逐。这份恐慌的传递如此之迅捷而有节奏,如同暴风雨扑打湖面,噼噼啪啪的水浪,扬起银光一路翻滚远去。或许正是这份恐惧的记忆,化作遗传基因,成为针嘴鱼生存的本能,使针嘴鱼与天敌的强势攻击抗衡,年复一年将渔汛带入水天相连的洞庭湖。
渔汛牵动风网船的帆篷,乌黑的帆篷带着新希望升上桅杆。洞庭湖风网船,一种双桅船,船长20多米,主桅高与船体长相当,头桅略矮,灵活地调整双帆与风向的夹角,可以跑八面风。风高浪急,水阔天低,得抢在幼鱼洄游入江之前,在洞庭湖将鱼崽们拦截入舱,两个月高水期,通常会占全年渔获物的一半。捕捞针嘴鱼,黄金期只有短短的一个来月,这就是渔汛啊!
针嘴鱼常年生活浅水与水面,特别喜欢温热的阳光。太阳升起的时候,湖面波光粼粼,陆离光怪中,针嘴鱼群亢奋地追潮逐浪,尖尖的嘴吻探出水面,贪婪地吸吮阳光的温热。一排长浪涌来,鱼群复翔入水中,骤然短箭乱穿,一团光影千变万幻在湖中翻涌。两条风网船并排驶来,双桅上的黑色帆篷呈八字形排开,顺风又顺水,开起叉脚扯直走,渔民心里说不出有多舒畅。两船相距大约200米,高高的主桅尖顶上,一根粗绳拖挂而下,将两船连结起来。仔细查看,大拇指粗的拉绳插满羽毛,一根根乌亮的羽毛,缠在绳上,在湖风中呼呼转响。拉绳将网纲拉出水面,水下有渔网,双船对拖,张开八字形廊口,网宽18米长,专门用来捕捞湖面浅层的浮头鱼,俗称中高网。外人无法想象,渔民捕捞针嘴鱼的秘密,竟然会是那根系在桅杆顶尖的拉网绳。麻绳本普通平常,渔民下过手脚,每隔尺把远的距离,绞插一根大雁翅膀上的羽毛,轮流交叉对插,拉网绳变成长满羽毛的毛绳。毛绳高挂两船的桅杆顶尖,呈八字形悬空拖曳起来,羽毛的阴影被阳光投映两船中间的水面。前面说过,红嘴鸥扑食的身影,会使针嘴鱼群受惊。两边毛绳长长的羽影,便成了吆鱼的工具,驱赶着针嘴鱼争先恐后,本能地从两边往中央逃逸。来不及反应过来,快速行驶的拖网张口以待,将成堆的鱼团悉数囊括网中。就这样顺风顺水地航行,渐渐地鱼网越来越沉,和着阳光起网,针嘴鱼鳞光闪闪倾泄入舱,一网上千斤。
红嘴鸥穿越阳光与浪尖,如同护航的忠诚卫士,紧随船尾上下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