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号离开洛阳后,就去到了河南的开封。当晚我们就住在了一个离包公祠很近的地方。
开封建城的历史已有2700多年。自公元前364年至公元1233年,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特别是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开封(史称东京)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历经九代帝王。当时,东京城周阔30余公里,由外城、内城、皇城三座池组成,人口达到150余万,是一座气势雄伟、规模宏大,富丽辉煌的都城。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会。
8号一大早,我们就去了位于包公西湖的包公祠,它与开封府遥相呼应,形成了“东府西祠”楼阁碧水的壮丽景观。开封包公祠是为纪念我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国内资料最全、规模和影响最大的纪念场馆。


包拯,世称包公,又称包青天,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清官。它一生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抑强扶弱,铁面无私。因为百姓伸张正义,而赢得了古今中外,妇孺皆知的美名。包青天,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尊敬与爱戴。

开封府为北宋时期天下首府,威名驰誉天下,曾有过一百六十余年的辉煌,特别是包拯任“开封府”尹时,铁面无私,执法如山,包龙图扶正祛邪、刚直不阿、美名传于古今。开封府也以此而深入民心,名垂青史,成为四海闻名的中国古代衙。



早上9点前我们就到了开封府大门,正好赶上“开衙仪式”。
这仪式每天仅此一次。也就是包公出来迎宾咯!哈哈...

开封府的正厅,又称大堂,厅事.是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举行重大活动,审理要案的地方。大堂前通道的两侧是左军巡院.右军巡院,正厅.右厅.架阁库.史院等办公机构,组成了开封府官衙的核心。大堂庄严肃穆,“清政廉明”的匾额昭然天下,“肃静”“回避”虎头牌列在公案两侧.特别是大堂前摆放的“龙头”“虎头”“狗头”三口铜铡让人望而生畏。相传龙头铡是用于处死犯法的黄亲国戚,虎头铡用于处死违法的贪官污吏,狗头铡是用于处死违法的刁民恶棍的。

梅花堂坐落在一个梅花飘香的四合小院之中。包拯每天处理完诉讼案件后,就下令打开府衙后门,允许百姓直入府内诉说冤情,这样一来,老百姓告状从后门要比从府门进入大堂要方便的多,因为当时开的是后门,所以人们都称包公“倒坐南衙”,堂内有一组蜡像,真实再现了当时包拯倒坐南衙.听民诉讼.为民伸冤的场景。

府司西狱设有典狱房、狱神庙、死牢、男女牢房等景观,按北宋时期的状况,分别布置有雕塑、刑具以及各种反映当时狱政、狱务实际情况的场景,是宋代刑狱文化的一个缩影。

击鼓申冤...为什么最近我老这么倒霉呢?哎.....

哈哈...这张很好玩!
离开开封的时候,我脑袋里一直还在回响着: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
哈哈哈!挥散不去...
BTW.无锡也有个包青天——包包 青蛙 天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