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夜吟》赏析

(2006-10-06 23:50:19)
分类: 写字……这是我的心情走笔

《中秋夜吟》赏析

 

中秋夜吟

 

晚风袭来臂微凉,
几家烛影映纱窗。
今夜云裳掩羞月,
何处秋思染茶香。

 

 

赏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诗句,都是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千古绝唱。

 

歌咏中秋的古诗词名篇较多,这里撷取的是一首新诗,是我今天刚刚读到的一首中秋题材的新作《中秋夜吟》。今年中秋天空不作美,没有浩瀚的夜空,没有皎洁的明月,只有秋风,还有一丝雨意。“晚风袭来臂微凉,几家烛影映纱窗”,诗的前两句起势自然,晚风、烛影、纱窗,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作者若有所思,为描写月夜做好了铺垫。于是,水到渠成,第三句吟出了“今夜云裳掩羞月”,这句是放在动态和空间来表现的, 点明望月,直入中秋主题,也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末句“何处秋思染茶香”更是全诗的精要所在。仰望夜空,凝想入神,不尽思绪万千。普天之下,难道只有作者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只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各不相同的。在炼字上,一个字,新颖贴切,不同凡响。我们知道,绘画中讲究色彩的渲染,此句“秋思染茶香”给人以生动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茶的清香,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我们常说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是无形的绘画,绘画是无声的诗歌,古人所谓“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千丹青不语诗。”正道出了此中的妙理。这首《中秋夜吟》诗意境很美,回味很深,作者只用寥寥几句诗句,就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氛围,把读者带入一个思深情长的意境情与景遇,而情愈深;景与情合,而景更新。

 

 

PS:这首《中秋夜吟》是作者今天(中秋节)的原创之作,而非古人的古诗摘选。

 

(没有原作者的授权,我没登诗的作者,在此表示歉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