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央视散文原始古龙章丽生中视音画文学经典朗诵 |
分类: 文集 |
秋天的意境随心而动,丽江古城的秋总是伴着丝丝细雨。这个时候桂花也在古城的每一个角落里绽放。香馨在雨中氤氲,缭绕在鼻翼中,由不得你不在低矮的云层下,在淅淅沥沥的雨韵中,把古城的诗文旧话一遍遍的游吟。
夜里,路灯在细雨里点亮,雨从屋檐上不停的滴落。窗子里透出灯光,一阵箫声也从窗户里传出。夜雨不停地下着,箫声低婉透出箫声幽怨,不由得让人伤感。我一直趴在书桌上写些无病呻吟的文字,箫声打断了我的灵感。我住的房子是过去丽江大商号掌柜所建的,听人说,这个人一直流落在国外,有的人说他在尼泊尔的加德满都,有的说在印度恒河沿岸的城市。
我所住的院子,可能是这位饱经沧桑的商人在异乡的梦境里所牵挂的唯一地带,为了财富他无奈的离开了故乡。过去这个院子一直是空空荡荡的,后来住进了一些与商人无关的人,我也包括在其中。
秋天丽江总是在雨中,有些人开始埋怨天空不作美,有些人却适宜这个季节,穿行在古城总是离不开伞。
夜里回到住所,我又在那张书桌上开始写作。对面的窗子里又传出一阵箫声,我心里又开始埋怨起来。“这该死的,又来打断我的灵感。”于是,我走到窗前掀开窗帘,透过我这边的窗子看到对面楼上的窗户,看到一扇窗子处有一位女子站在那里吹箫的影子,那滴落的雨像一幕雨帘。我看到那女子两手握着箫,嘴在吹着,我望着那优雅的影子,心里的埋怨开始消融。我竟然呆在那里一直凝望着,聆听着。过了很久才回到书桌旁,把那箫里的意境写进文章里。箫声停了,我的文章也写完了,觉的那篇文章很满意,我回到床榻睡了过去。、
这一夜雨很大,后来还伴着一些闪电,雷声把我从梦里惊醒,再也无法入睡,竟然走到窗前掀开窗帘,情不自禁的把目光投向那扇窗。那女子的影子还在那里一动不动的,但我却莫名的想,我这是怎么了?深夜偷窥别人可是一种犯忌的行为。莫名的来回渡着步,我又回到床上,迷迷糊糊的又入睡了,不知不觉在深睡中又穿行了一夜。
天亮了,依然下着雨,我打着雨伞走在路上。古城的石板路被冲得干干净净,许多人和我一样都撑着伞穿行于雨中。整个古城就在雨的世界里,也不知道这场秋雨要下到什么时候才停。日子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还是很关注对面那女子,那女子成了我心中的一个谜。
我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举动,希望撕开对面的窗帘,哪怕是一阵风把窗帘挂起。后来遇到那女子的邻居,我就问起他,我窗子对面的那女子是哪里的?他反问说你不知道吗?她就是你这院子主人的孙女,他的爷爷是丽江有名的大商人,后来生意做大了,到国外去了。听人说他们一直生活在印度恒河沿岸的一座城市里。他爷爷已经去世了,为了了却爷爷的心愿,她就来到古城,来看看他家的宅院。
哦!原来是这样,我不禁的想起有关这个宅院的故事。从这位商人的一生联想起那一条条远远的古道,他艰辛的走出丽江,可是老了那颗思念故乡的心牵动着他。人总是坎坎坷坷的,老人去世了,他埋葬在遥远的印度……唉,落叶归根呀!老人没能在临终回到故乡,只能把这个遗憾寄托给孙女去为他圆了。
到了夜里雨停了下来,我和邻居的几位朋友在房廊坐着,有位大妈说,这场雨下的好长,下的让人揪心,总算停下来了。我们借着月光和邻居们天南海北的聊着,这时候,从院门走进一位女子,眼睛大而明亮,睫毛浓而长,高高的鼻梁,蜷曲的头发,苗条的身材、修长的个子,看上去就像个混血儿。这位女子没和我们打招呼,只是绕着房廊走了一圈又一圈,最后走到我们面前停下脚步。我好奇地问,你来这里是找人吗?那女子说,不,这是我祖先的房子,爷爷把房子留在丽江,而他却在印度。
哦!我恍然大悟,她一定就是那位商人的孙女了。她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和我们交流没有障碍。过了一会,那女子从她的里手提包里拿出一张纸,那纸上画着这座宅院的草图。那女子认真地看着图又看看宅院。我凑上去看,就听那女子低低的说,这张图是爷爷生前画的。我说,看来老人家是很记挂这里的,临终也没能回来看一看,真的很遗憾。女子沉默了一会,指着这我住的那房子,问道,那边房子有人住吗?我说是我的房子。女子对我双手合十行了个礼,并且非常礼貌的说,能让我到你的房间里去看看吗?我不加思索地说可以。
于是,我带着那位女子走上东侧的楼梯来到我的房间。那女子进到房间,她的目光沿着四下的墙壁扫射着,好像在寻找着什么似地,后来那女子走到了靠北那堵墙下。那墙是用土坯砌成,又用灰灰上的。那女子走到墙角,她用手敲击着,那里发出咚咚咚的声音,啊,原来那里是空的。女子回过头跟我说,我很不礼貌吧,我是尊重爷爷的遗愿来到你这里,他临终告诉我要我来丽江,到他的老院里取回他藏在这里的一些资料和物件。女子连连说,对不起,真的对不起,你是这里的房主,我是客人,可请你原谅,我要完成爷爷的遗愿。那女子从包里取出一把刀,在那里继续敲击寻找,找到一个细缝,她用刀撬起来,不一会那里被打开了,原来是一块木板镶在墙上。打开木板后显露出一个柜子,柜子挂着锁。女子从她的口袋里拿出一把钥匙,打开了柜门,女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自言自语,啊,我终于找到了爷爷要的东西。
柜子里面有一些书信、照片,还有一个精致的墨盒和几只笔。我看了才明白,这里原来是商人藏珍的地方,但我又觉得并非是这样,只有些书信也没什么珍宝。女人取出那些东西放在桌上一件件清点,我在旁边看着,很想看看那是些什么内容。那女子说,爷爷一生牵挂的是这些书信和照片,他当时离开丽江时放到这里,一直没有机会回来取,现在我终于帮爷爷了却了一个遗愿,我要把这些带回去。她又说,我爷爷去印度后娶了一个婆罗门女子为妻,我母亲也是一个婆罗门人……我姓杨,你就叫我杨小姐吧。我急忙说,好的,杨小姐,请坐吧。我沏了一杯茶递给她,请她坐下。她一边喝着茶,一边看那些信件什么的,她品了一口茶说,是不是普洱茶,这是我爷爷最喜欢喝的。我说,是的,我也喜欢喝这种茶。
我从我的柜子里拿出两盒普洱茶送给了女子,那女子说,真是很不好意思,我来到你这里,为取这些东西把墙都破坏了,请你原谅。我说没什么的,为了圆老人的梦嘛。我们谈了很久,夜很晚了我们才告别。
那夜,天上的月亮很圆,女子走后不一会,我又听到对面窗子里传出来的箫声,那女子的身影又映在窗帘上。过了几天后,我再也没听到过箫声,看来那女子回到印度去了。
尽管古城那个秋天所发生的一切过去了好多年,我对面的窗子再也没有那女子的身影,再也听不到打断我写作灵感的箫声了,箫声已远去了。可是,从此以后,每当秋天来临,在月下的秋夜里,依然在我的梦里能听到那凄凄怨怨的箫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