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2021-08-09 10:06:29)
标签:

汉文皇后

越剧

黄剑勋

浙江越剧团

裘锦媛

分类: 戏曲评论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84日,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浙江越剧团)创作的越剧《汉文皇后》在义乌文化广场剧院首演。国家一级演员、“金派”传人裘锦媛担纲主演,饰演汉文皇后“窦姬”;国家二级演员黄剑勋饰演汉文帝“刘恒”;优秀青年演员王楚然饰演“窦广平”。


该剧最早于1982年由上海越剧院首演于人民大舞台,是金采风老师晚期的代表作之一。近四十年来,《汉文皇后》被各大剧团、不同剧种搬演传唱,而金采风、赵志刚、萧雅、张国华等人,当年也因《汉文皇后》让更多的越剧观众熟悉、了解。


观罢浙越传承版《汉文皇后》,亮点颇多。不止《汉文皇后》,更有浙江越剧团。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一、  剧目选择,颇有深意。

浙江越剧团近些年的作品,因其制作精良、综合舞台艺术精湛、演员成熟等因素,在越剧观众中口碑日盛。多年来,越剧因其婉约、唯美的风格,作品多是“才子佳人”格局,以至于“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成了越剧“口头禅”。


但浙江越剧团这些年的作品,或者说浙江越剧团一贯的创作风格都不仅仅只是“才子佳人”、“卿卿我我”。近些年创作的《枫叶如花》《我的娘姨我的娘》《核桃树之恋》《伪装者》是“主旋律”作品;《游子吟》《双轿接亲》体现的是家庭伦理;《长乐宫》《花中君子》呼唤“政治清明”;哪怕是致敬经典的《祥林嫂》和《九斤姑娘》,也极具思想内涵和地方人文气息。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汉文帝    黄剑勋饰

越剧《汉文皇后》以西汉初年“文景之治”为背景,选取西汉时《窦皇后姐弟离合》《汉文帝执法斩舅》等史料进行贯串,反映了汉文帝时期“君正、臣贤,力图实现国治民安”的主题,颇具现实意义。


作为浙江省属专业院团,浙江越剧团这些年的的成长和拔萃“有目共睹”,在观众中的风评也日益飙升。除了“男女合演”极具辩识度,浙越创作剧目的题材选择,也是特立独行、别于他团,想来这也是浙江越剧团一直能在中国越剧界保有自己独特地位的原因之一。


二、  男小生、女小生,两条腿走路。

浙江越剧团和上海越剧院是中国仅有的两个越剧“男女合演”团体,而金采风老师当年的《汉文皇后》,也以“男女合演”形式呈现舞台,所以此次浙越“男女合演”移植传承《汉文皇后》毫无违和。除了黄剑勋出演汉文帝刘恒,还有傅文轩的“赵通”、王炜佳的“贾大夫”、潘凯成的“赵能”、章杭泽的“张丞相”等。各位“男小生”表现抢眼,各有特色。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越剧《汉文皇后》剧照

虽然“窦广平”一角由女小生王楚然饰演,但王楚然在剧中的表演和唱腔让人对浙越的“女小生”深感惊喜。就如同“女小生”廖琪瑛在浙越同辈人中的艺术水准和地位,《汉文皇后》中王楚然的“表现”、给观众的“感觉”,“男女合演”掩盖不了她的“优秀”。规则和定位可以因为“优秀”的出现而调整,在廖琪瑛老师即将退休的当下,王楚然的“出现”实在是“及时”和“完美”。


在男小生为主的前提下,不排斥“女小生”,“男小生”、“ 女小生”两条腿走路,给浙江越剧团点赞。


三、  经典传承,致力培养。

此次,浙越打造新编历史越剧《汉文皇后》,是继2020年成功排演《祥林嫂》《花中君子》之后推出的又一部经典传承剧目。


自王滨梅任浙江小百花越剧院院长、钱可任浙江越剧团团长之后,浙越在人才培养上持续发力。《祥林嫂》推出了两位“袁派”弟子徐琼、王静,《花中君子》推出了“吕派”弟子马誉嘉,如今传承版《汉文皇后》又推出了“金派”弟子裘锦媛。虽说这几位女演员本就优秀,但剧团为几位年轻女演员连续打造三部传承剧目,其致力“培养”的目的,一目了然。上半年《祥林嫂》、《花中君子》赴上海演出,受到上海观众的追捧,达到票房和社会反响的“双赢”。加上之前剧团重点培养的谢莉莉、刘丽英,浙江越剧团的“花旦”力量放眼诸多专业越剧团体,不容小觑。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越剧《碧玉簪》剧照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越剧《祥林嫂》剧照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越剧《花中君子》剧照

虽说这三个传承剧目都是“大女主”的戏,但同时也给一批年轻男演员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祥林嫂》中王炜佳的“贺老六”、《花中君子》中潘凯成的“李凤鸣”、黄剑勋的“陈奎”、《汉文皇后》中黄剑勋的“汉文帝”、王炜佳的“贾大夫”、傅文轩的“赵通”等等,每个“大女主”的戏都掩不住这些“男小生”的风采


就如同这些年浙江小百花在刘建宽的带领下,复排《何文秀》《碧玉簪》《白兔记》等等,年轻演员只有在传统戏的磨炼和实践中,才能更好的成长。而浙江越剧团诸多传承剧目的创作,“培养”之 意不言而喻。


四、  惊艳陈(佩卿)派,传承浙派基因。

纵观浙越传承版《汉文皇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黄剑勋的陈(佩卿)派汉文帝。此次新编历史越剧《汉文皇后》主创阵容强大,汇聚了大批业内顶尖专家。国家一级作曲陈国良老师任唱腔设计,在保留原版金派和尹派唱腔核心唱段的同时,将汉文帝刘恒的唱腔设计成陈(佩卿)的陈派,浙派基因得以传承。


喜欢越剧、喜欢浙百的少年时代,尤喜《惜别离》和《西湖山水》。因为茅威涛、何赛飞、何英,总以为这两段唱腔就是所谓的尹派、张派、傅派,随着浸淫越剧的时间增长,才知道这是浙江越剧团张茵和陈佩卿两位前辈的唱腔。而随着喜欢茅威涛的深入,就尹派、茅腔的了解,才知晓有“浙派风格”这一概念。而陈佩卿的“陈派”无疑是我们越剧“浙派风格”的一个闪光点。《孔雀东南飞》《西厢记》《庵堂认母》《芙蓉花》等,陈派的作品颇有回味。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汉文帝    黄剑勋饰 

年前,在抖音上流传有一段黄剑勋“陈派”《孔雀东南飞  洞房》的视频,点击率超火。之后,抖音上掀起一阵翻唱该唱段的“热潮”。不晓得浙江越剧团此次《汉文皇后》“汉文帝”唱腔设计成“陈派”是否因此,但因为“陈派”元素的加入,不但给《汉文皇后》带来了更多的“期待点”,也让更多的越剧观众知晓有“陈(佩卿)派”这一别致的唱腔,知晓了越剧的“浙派基因”。


黄剑勋音色亮丽,阳刚质感,观他之前的若干作品,有演绎过尹派的《长乐宫》《游子吟》《荆钗记  见娘》《浪荡子  叹钟点》《玉簪记  逼侄赴科》、陆派的《花中君子》《天之娇女》《双珠凤  送花楼会》、范派的《刑场上的婚礼》《梁祝  回十八》《柳玉娘  哭文章》、徐派的《金沙江畔》等等,足见是一位唱腔功底扎实、表演自然细腻的演员。此次用“陈派”应工出演“汉文帝”刘恒,可谓全剧一大亮点。“物以稀为贵”,这么多年来,“陈派”除了陈佩卿老师应用于自己当年舞台作品中,“陈派”唱腔设计应用到现代创作舞台作品中,应该还是第一次。观众对“陈派”的期待、对“陈派”汉文帝的期待、对黄剑勋的期待,形成了浙越《汉文皇后》“看点”之 一。剧中黄剑勋饰演的汉文帝,“陈派”唱腔朴素大方、阳刚天成、韵味独特,给了观众极大的惊喜。


五、  表演有亮点,增色“经典”。

传统经典剧目再度创作搬上舞台, 难点在于如何出新、年轻演员和宗师的差距等。浙越传承版《汉文皇后》立意准确、剧情枝蔓清晰、舞美简洁大气,无有槽点。三位年轻演员精彩的演绎,也为整个剧目加了不少分。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汉文皇后    裘锦媛饰

“金派”弟子、国家一级演员裘锦媛,看过她主演的《碧玉簪》《三篙恨》《风雪寒梅李三娘》《珍珠塔》《失子惊疯》等戏,印象深刻。尤其是金派经典剧目《碧玉簪》中的“李秀英”,更见其表演的细腻和人物情感的到位。《汉文皇后》中,裘锦媛饰演的“窦姬”在“认弟”、“祭弟”两折戏中,充分展示了她“个性演员”的特点。无论在唱腔、表演,还是人物情感、人物个性上,可谓“精彩”、“准确”。尤其是人物的情感,充沛、饱满,唱、做间自然就把观众带入到“窦姬”的情感世界。之所以裘锦媛的“汉文皇后”、“李秀英”、“李三娘”三个角色在她诸多舞台人物中更容易让人记住,我想她的“人物情感”是她表演中的“亮点”


国家二级演员黄剑勋饰演“汉文帝”刘恒,因为“陈派”元素的加入,尚未开演就有了一种“期待”。而观剧之 后的“惊喜”,足见黄剑勋在《汉文皇后》中的“成功”。黄剑勋是一位比较全面的演员,嗓音有金属质感,唱腔阳刚大气,这是男小生难能可贵的“地方”。感觉他的嗓子唱任何小生流派都蛮好听,一是因为音色,二是因为那种阳光感、阳刚感。此次“陈派”唱腔,一如当初第一次听他唱《孔雀东南飞  洞房》的感觉,韵味醇厚,更兼大气天成。之前蛮担心,新创作的陈派唱腔会否流于表面、单一,但陈国良老师确是用了心,每段唱腔都有区别,却又能第一时间感觉到这就是陈佩卿老师的“陈派”。国良老师的用心设计,加上黄剑勋对“陈派”的个人理解和演绎,让我们再次领略了“陈派”的魅力和不凡。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汉文帝    黄剑勋饰

之 前看上越版的《汉文皇后》,我一直觉得男女主角就应该是窦姬和窦广平,但浙越的传承版《汉文皇后》改变了我的“想当然”。黄剑勋唱腔的“独特性”和表演的“抢眼”,我觉得《汉文皇后》就该是窦姬和刘恒的“主场”。有别于上越张国华老师的“老生”应工,黄剑勋饰演的汉文帝出场时“小生”应工;若干年后,虽加髯口,却也是“中年生”的概念。加上“陈派”唱腔本就是“小生”唱腔,黄剑勋的“汉文帝”无论少时、或是而立、不惑,更显丰姿绰约、英气逼人。而在两个年龄段的戏里,黄剑勋在唱腔声音的处理、白口节奏、轻重的把握上、表演的沉稳度方面,两个年龄段均有着比较明显的年龄差异感,足见其“表演”方面的理解和成熟。而刘恒的“人物感”也在这重“不一”的区别处理中各有特点、各有风采。


难能可贵的是,因为刘恒的身份、年龄,这一人物在全剧中的“压台感”尤其重要,而黄剑勋在全剧中的气度和表演,如同磐石般,稳稳压住整个舞台。哪怕只是端坐龙椅,不开口、不动作,睥睨“气度”,浑然天成。因为“陈派”去看《汉文皇后》,观后却发现演绎“陈派”汉文帝的黄剑勋,成了此次浙越《汉文皇后》重要的加分项。


浙越《汉文皇后》,一场“用心”的盛宴!
窦广平    王楚然饰

优秀青年演员王楚然出演窦广平,“尹派”应工。因为上越赵志刚、萧雅“珠玉在前”,拿一青年演员与年轻时的“名家”相比,委实“不公”。但王楚然在《汉文皇后》中的表现,却可圈可点。“浙越怎么还有这么优秀的一个女小生”,这是许多现场观众的第一感觉。没有看过王楚然的其他戏,但一个“窦广平”足以让人记住她的“闪光”。唱腔扎实、表演激情,更兼“人物”感到位,这对于一年轻演员来说,实属不易。虽是“女小生”,但足够“优秀”,在“男女合演”团也终会绽放光芒


除了青年演员的精彩演绎,《汉文皇后》主创阵容也颇为强大。原作者、国家一级编剧张波亲自修改完善剧本,回归“创作的最初愿景”国家一级导演江瑶倾力执导,力求“全剧不流于通常”。国家一级作曲陈国良进行唱腔设计,在保留原版金派和尹派唱腔核心唱段的同时,将刘恒唱腔设计成陈佩卿陈派,传承浙派基因。此外,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国家一级作曲杨浩平、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卢哲、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张颖等也参与其中。台前幕后的“用心”、各部门、各环节的“用心”,虽是传承版的传统剧目 ,浙越《汉文皇后》却如一场用心的“盛宴”!


这些年,看了浙越许多戏。很欣喜看到浙江越剧团“昂首阔步”往前走的“精气神”;很欣喜看到浙越新一届领导班子对传统剧目的重视、对培养演员的重视、给予年轻演员诸多的平台和机会;很欣喜看到浙越近年来出人、出戏的“新局面”;很欣喜看到浙越“男女合演”的传承和给予“男小生”更多的关注和培养。一个剧团的上升、兴起以及观众对剧团口碑的日盛、剧团对演出市场的占有率等,都离不开领导层的气度、格局、眼界和审美。而浙江越剧团这几年的上行趋势,除了一众演员的努力、团结,更离不开领导层的决策和担当。就象当年有着候军的杭州越剧院,如今有着王滨梅、钱可的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应该能让我们观众看到更加出色的浙江越剧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