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童“十四夜”

(2013-02-25 21:44:51)
标签:

黄坛

钱后吟

前童

行会

十四夜

分类: 龙行游记

http://s7/mw690/4aa646b9gd68cc109e326&690



周六随海曙文保所一起前往宁海前童,这已经是第三次随杨老师、林花一行进行“文化探寻之旅”。之前也曾去过宁海前童,一恍惚已经数年之久,当然那时候更多感觉是自己越剧团体一群人的兴致之游,此番却多少和“文化”沾了点边,“风雅”也好,“附庸”也罢,总就是感受建筑之美、文化之精、乡情之醇,于心情、于人生是极好的一种体验。

 

去往前童之前,先至黄坛,也是宁海一镇。虽然不及前童之规模,却遗留有几幢古建筑,虽是破败不堪,但于一墙、一窗、一门楼、一砖雕,俱都可以感受到古镇昔日的风采和灵动。古旧房子中还留有几多原住乡民,俱都朴实亲切。石镂的窗花、破旧国民脸盆栽种的小葱、农家灶台袅袅而起的水气,无不透露着一种平和与静谧。习惯了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生活,这里的一切颇有“世外桃源”之风。

 

从村中散落的旧时大户人家宅院中穿行而过,无意识地进入乡亲们的厨房、客厅,迎面而来泛着醇朴笑容的农家大妈,仿佛已经很是习惯这种“偶遇”,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惊讶或是不安。倒是我们心有几许歉意,似乎如此莽撞闯入他人家中实在是一件不礼貌的事,若是在城市,连对门十余年的邻居也未必会进入彼此的家中,何况是陌生的游客。在大妈亲切而纵容的目光中,胆子开始“发育”,不但毫无顾忌地穿行,还“鸠占鹊巢”般偷吃起她们家的农家菜。乡人的亲切和醇朴此时尤其让人有感怀,非但不见任何责怪,反而对待自家小孩一般,“多吃点,多吃点”!

 

印象中,有一户人家在客厅悬挂有自家祖宗的画像。清代官员、诰命的装束,如此陈设倒是不多见。在我们老家,更多是在祠堂或是家族的公众场合才有此类画像。不但是祖宗的画像,这户人家居住的所在简直就是《桔子红了》的翻版。清代江南风格的房舍、栏杆、圆洞门、门楼、镂窗等等,想象一下自己在春雨如画之日,于窗前静坐执书,抬头见滴滴雨珠自屋檐而下,那一片烟雨、一份情怀,可有蓦然心动之觉。登上这户人家的小楼,望过去一片黑瓦铺陈,如果说站在乔家大院平坦的楼顶是一种心动的话,这一片片黑瓦连绵的感觉也同样让人心动。自小生长于农村,也是如此的黑瓦房顶,那时却未曾有过如此的心动,不想年近不惑,却时有感怀和叹息。许是岁月的催化吧,日复一日的麻木,一旦某日静思回想,心中还是会涌起曾经的年少轻狂和如烟往事!

 

每个地方、每处所在,都会有几许历史的遗留,如前童一般,实是幸至。杨老师说起当初文化游发现前童,以及因此之后前童的发展,每每谈及、每每激动。也是,一生和文保事业相连的老人,自是在意某处文化所在的保护和开发。但在黄坛的半天,我却更觉得黄坛的不易,虽是断壁残垣,但这份宁静和安祥却是如今的前童不会再有的。开发和保护于此时也成了两难!

 

周六是前童最有名的“十四夜”,即元宵佳节。一般元宵节都是过正月十五,但前童却是正月十四,和宁波中秋过十六一样,如此的设置必有一番含义,或是一个故事之类。虽不曾得闻,却也自觉有他的道理,虽是十四的元宵节却也不曾影响心中的意境。数年前的前童之行恰是夏日,于是自也不识“十四夜”是如何的排场。此次之行,可谓了了一半的心愿。听说过“抬阁”,终于得见。一对戏妆的小朋友,高坐于阁上,或是穆桂英、或是杨宗宝、或是罗成、或是太上老君之类的戏曲人物,戏妆虽过于粗糙,但元宵节要的也许就是这份色彩,而非妆的精致程度,黑的眉、红的颊、白的脸、艳的唇,配上更加色彩纷呈且古意盎然的戏服、翎子、髯口,一切就如同电视上看到的那样,这就是元宵节了。十几座“阁”,如梁山伯庙中陈设的的“万工床”一般的做工,金碧辉煌,一层一层极象宝塔,无论是雕刻工艺还是图案选择,都很有传统的韵味。其中一阁有一水车般的装置,一众小朋友端坐其中,一圈一圈转动,象极了木马水车,只不过水车车的是水,而轿阁“车”的是小朋友、是元宵、是传统、是祝福。上班后,听同事小马说起,小朋友下午坐上轿阁之后,一直到晚上基本上都是不下来的,于是他们要忍耐饥渴,据说下来小解也是极不方便的事情。可怜这么小的小朋友,为了元宵的“行会”也要亲力付出。当然,如果是我小时候有幸参加这样的“行会”,又能在其中扮演“杨宗宝”之类的英雄,自然我也是愿意忍受这一天的饥渴。也许这就是心中的“信仰”或是“责任”。

 

沿着马路行进,等耍龙和轿阁等“行会”行至,两边的企业、居民必在家门口燃放鞭炮、焰火之类,想是一起感受元宵“行会”的气氛,或是借此祈福、祝愿;也有善心的主妇,在家门口摆上水果、茶水、银耳汤、点心等吃食,奉献给“行会”的乡人们。后来才知道,原来行人也是可以上去“享受”一番的,只是当时虽有这心却没有上去“冒失”,心想“行会”之人极是辛苦,自是可以享用,而自己一类行人本就是来享乐、来饱眼福,又如何有资格上去贪吃。当然,说到底也不是意图贪吃,也无非是为了切身感受“行会”其中的细节,虽有“吃货”之本意,更多的还是体会其中之乐趣。

 

“行会”自然也会“行”至古镇之小巷中,在古镇中兜转数圈之后,碰上抬阁之人流,于是行人们彻底感受到了老历史进程中的“抬阁”盛会。古镇、砖墙、翘檐、轿阁、锣鼓、龙灯、戏人等等,用四字形容,就是“水乳交融”。仿佛这一刻,自己一干的游人却成了多余、成了古巷“行会”游行中不和谐的“所谓”。听着童家祠堂传来的戏声,恍然有种“穿越”感。遥想前童的古人,年复一年,抬着轿阁,庆着元宵。每年的“十四夜”想必都是如此的人潮汹涌、人头攒动。在诸多“老传统”渐渐被我们忘却的时候,我们还能感受这独特的“抬阁”,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感谢前童、感谢前童乡亲的厚赠呢?是他们数百年来的守护,让我们才有机会亲近这浙东沿海独特的元宵“抬阁”之传统。

 

“十四夜”之元宵“行会”,自然和“夜”有关。而“夜”在中国元宵佳节中承载着更多的内涵,如若元宵无“夜”,则必然少却许多乐趣和内容。“文化探寻”只是白天的行程,虽是元宵,还是要落日返程。虽有遗撼,但留点空白也好,关于“夜”的精彩,期待下一次“前童之行”!古人作画常有“留白”之布局,少“夜”的前童“十四夜”也如同一幅古画,这意境也许刚好!

http://s2/mw690/4aa646b9gd68cdc60db51&690

http://s5/mw690/4aa646b9gd68cdc6459d4&690

http://s9/mw690/4aa646b9gd68cdb9aeb38&690

http://s1/mw690/4aa646b9gd68cdb915c00&690

http://s9/mw690/4aa646b9g7bdae2c3fde8&690

http://s3/mw690/4aa646b9gd68cdbb95a72&690

http://s5/mw690/4aa646b9gd68cdbbdd104&690

http://s8/mw690/4aa646b9g7bdae3214ea7&690

http://s13/mw690/4aa646b9gd68cdf61ea1c&690

http://s1/mw690/4aa646b9gd68cdf7465f0&690



http://s7/mw690/4aa646b9gd68cd694f406&690

http://s9/mw690/4aa646b9gd68ce1cd3288&690

http://s13/mw690/4aa646b9gd68ce207ac8c&690

http://s9/mw690/4aa646b9g7bdae36d9808&690


http://s4/mw690/4aa646b9gd68cd6d31373&690

http://s12/mw690/4aa646b9gd68ce575b48b&690

http://s15/mw690/4aa646b9gd68ce5b6a0de&690

http://s12/mw690/4aa646b9gd68ce5e5dfab&690


http://s15/mw690/4aa646b9gd68cd700553e&690

http://s15/mw690/4aa646b9gd68ce7c23dee&690

http://s2/mw690/4aa646b9gd68ce7eda581&690


http://s11/mw690/4aa646b9gd68cd7401fda&690

http://s14/mw690/4aa646b9gd68cd77b44dd&690

http://s16/mw690/4aa646b9gd68cd79fad5f&690

http://s15/mw690/4aa646b9gd68cea4c6ede&690

http://s10/mw690/4aa646b9gd68cea5388c9&690


http://s11/mw690/4aa646b9gd68cd7e195fa&690

http://s7/mw690/4aa646b9gd68cebb644f6&690

http://s14/mw690/4aa646b9gd68cebb63a2d&690


http://s5/mw690/4aa646b9gd68cd8137514&690

http://s7/mw690/4aa646b9gd68cd83507a6&690

http://s11/mw690/4aa646b9gd68cedfa149a&690

http://s4/mw690/4aa646b9gd68cee36a333&690


http://s8/mw690/4aa646b9gd68cd850825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