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亲相爱越“家”人
——记宁波市文化馆群星越剧社
郑志玥/文
结束了对群星越剧社的采访,走进闷热的夜色,而心情却依然延续着刚才在“越剧之家”的畅快。一路上回忆着越剧社那些青春的脸庞,亲兄热弟般的热络谈话,感觉自己也被带进了这个温暖的“家”。一个成立仅七年的业余戏曲团队,为何能给人这种贴心的感觉?那份浓浓的温情又岂在一朝一夕……
http://s5/middle/4aa646b9gc6e079eeb324&690
http://s16/middle/4aa646b9gc6e077f29c4f&690
年轻的越迷,年轻的“心”
如果你以为当下宁波的越剧迷依然是中老年的天下,那可真就OUT了!年轻的票友,年轻的戏迷,年轻的团队,宁波时下正在刮起一股年轻的戏曲旋风,而最为活跃的绝对非宁波市文化馆群星越剧社莫属了。
走进这支业余戏曲团队,青春、活力是给人的第一印象。2005年底,群星越剧社依托小百花越剧联谊会青年队的基础,在宁波市文化馆的扶植下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从最初的十余人,到如今的近50人,这支主打“青春”牌的业余戏曲团队,以它自身的魅力不断吸引着年轻戏迷们的加入。现如今,他们的成员都以上班族为主,分别从事媒体、广告、外贸等工作,年龄均在30岁上下,普遍都是80后的姑娘小伙儿。就是这支让年方36岁的队长都可以自称“老大”的团队,带给了宁波越迷界太多的惊喜。青春版现代越剧《家》参加第二届中国越剧节暨中国越迷节,获中国文化部及中国越剧节组委会演出嘉奖;《杨乃武
牢会》、《打金枝 闯宫》获宁波市“相约梨园”首届戏迷折子戏大赛金奖剧目、《乌龙院
情勾》获银奖剧目;钱后吟获第二届“顾锡东戏剧艺术”长三角越剧票友大赛金奖暨“十大名票榜首”称号、宁波市“我是明星”超级才艺大赛亚军、宁波市“天然舞台我来秀”才艺大赛亚军;徐雪艳获第二届“良渚杯”全国越剧票友大赛金奖、宁波市“上林湖杯”越剧票友大赛金奖;施雨欣获第二届“良渚杯”全国越剧票友大赛金奖、宁波市“红戏会”戏曲票友大赛银奖;张旦恒获第三届“顾锡东戏剧艺术”长三角越剧票友大赛“十大名票”称号;周一维获第四届“顾锡东戏剧艺术”长三角越剧票友大赛“十大名票提名奖”称号;
高学历是他们的最大特色。成员基本都是本科学历,甚至还有硕士、博士生的倾情加盟,有朋友戏称他们是宁波越剧票友界的“高知青年”。当笔者试探地询问戏曲这门师傅口传心授的传统艺术,他们的高学历能有多大用途时,大家开始热情地推介自己的网络家园。他们以宁波越剧之家QQ群为主阵地,如今已汇聚了近400名“家庭成员”。他们不仅每天在网上探讨戏剧、探讨人生,更是群星越剧社每次演出的铁杆粉丝。说起群星越剧社那位博士生与群星越剧社结缘,也是从网络开始的。由于每次宁波有专业剧团来演出,越剧社都会在网上组织团购观摩,一张戏票不仅让这个来自山东的博士走进了剧场,也走进了宁波越剧之家。除了QQ群以外,群星越剧社还开设了博客和官方微博,时时播报团队最新动态和活动信息。网络的频繁互动,让这些平时忙碌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的队友们并未因距离而疏远,反而因网络而更亲如一家。
戏曲毕竟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表演艺术,尤其是业余戏曲团队更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身为宁波市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的王丽娟老师,就长期担任着群星越剧社的辅导重任。别看王老师已从专业剧团退休十余年,但和这群年轻人在一起丝毫看不出差距,她笑称自己有一颗比年轻人更年轻的“心”。她认为越剧本身就是一门比京剧、昆曲等更为年轻的艺术,再加上以茅威涛为代表的浙派新越剧的大胆改良,让越剧呈现出更加美轮美奂的迷人风姿。“这样的越剧,就怕年轻人不进剧院。只要你进来,让你看了就忘不掉。”王丽娟老师的话语自信满满,这不仅源自于她对越剧艺术本身炽烈的爱,更因她亲眼见证着群星越剧社一路走来的成长与收获。
http://s1/middle/4aa646b9g7a49a2d8b800&690
http://s15/middle/4aa646b9gc6e05bb0fe6e&690
http://s13/middle/4aa646b9g7a49a2c6729c&690
业余的是团队,专业的是水平
宁波作为一个戏曲大市,拥有着丰厚的戏曲资源和良好的群众基础。从众多越剧戏迷中精选出的这拨年轻选手,他们不仅肩负着传承戏曲文化的重任,也希望以此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欢上越剧这门艺术。“业余的团队,专业的水平。”这是群星越剧社成立之初,宁波市文化馆领导对他们的美好期许,而他们也正是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着。
宁波市文化馆为群星越剧社搭建了一个极好的成长平台,每周两次的排练,是大家从理论到实践的演练场。由于平时工作繁忙,越剧社的队员们通常都是都是买来戏曲光盘,跟着一招一式地模仿学习,然后再经过王丽娟、戚小红、余国珍、周艳芳等几位越剧专业人士的点拨指正,剧目排演起来轻松而愉快。几年下来,群星越剧社已经排练演出了《家》、《五女拜寿》、《救风尘》等多部越剧大戏,以及《打金枝
闯宫》、《杨乃武 牢会》、《红楼梦 焚稿》、《乌龙院 情勾》、《白兔记 井台会》、《盘夫索夫》、《九斤姑娘
智斗》等二十余出经典越剧折子戏,常年活跃在宁波的城乡舞台。就在7月初的第一个周末,他们顶着近40度的高温,为云龙的百姓们送去了两场乡情浓郁的越剧折子戏,吸引了数千名乡亲的争相观看。那场面的火爆劲儿,与宁波的高温有一拼。
对于业余文艺团队来说,时间是最宝贵的,白天他们要在各自的单位上班,只有晚上和节假日才能聚在一起排练、演出,不少人把自己几乎所有业余时间都献给了钟爱的越剧艺术。队长钱后吟介绍说:群星越剧社最高的一次演出记录,从上一个周五一直演到了下一个周三,连续六场。“只要观众喜欢,我们总想尽最大努力抽出时间安排演出。”这是越剧社队员们的心声,更是群星越剧社“累”并快乐着的生活写照。
http://s3/middle/4aa646b9gc6e077de4292&690
http://s15/middle/4aa646b9g7a49a3da97ce&690
一部好戏,一个“家”
排一出属于自己的大戏,是群星越剧社成员们早就达成的共识,而这也正是辅导老师王丽娟心中酝酿许久的一件大事。几经斟酌,大家最终决定选择上海越剧院创排的现代越剧《家》。不仅因为这出戏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因为年轻人对现代戏特有的偏爱。
排一出新戏对一个专业剧团来说都不是件轻松的事,何况群星越剧社只是一支成立不久的业余文艺团队,摆在面前的困难可想而知。首先第一个难题就是剧本。由于这出戏是上海越剧院的原创剧目,版权的关系没有现成的剧本。这可难不倒这群年轻人,他们买来上越的演出光盘边听边记,硬是把剧本一句一句给“抄”了下来。第二个难题是伴奏。作为戏曲的灵魂,伴奏音乐可没有抄剧本这么简单。由于上越只正式出版了一部分伴奏音乐,大部分伴奏音乐都是花重金请专业人士给重新制作的。这出戏断断续续排了有一年多,就在即将出炉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要登上舞台还需要服装、道具、灯光、舞美等一系列的准备。没有人帮忙,大家就自己动手。自己出钱做服装,自己动手做道具、做布景,越剧社的元老孙莹不仅舞台上是个多面手,这次还施展了一回手工制作的高超才能,舞台上那片鲜花背景就是她带领大家一朵一朵做出来的。最终,王丽娟老师邀请到宁波小百花越剧团的舞美团队支持,一出筹备了近两年的大戏终于要与观众见面了。
群星越剧社的队员们谁也不会忘记,他们的首部大戏《家》在白云剧场首演那天的盛况。不大的剧场内座无虚席,连过道和台阶上全都站满了观众。很多观众是两年前就开始关注他们的排练了,在得到公演的消息时更是第一时间赶来支持。看着台下或熟悉或陌生的戏迷朋友,群星越剧社的队员们把自己的全部能量都展示在了舞台上。后来,群星越剧社还凭借这部戏,代表宁波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越剧节全国越剧戏迷团队的展演,与另外9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越迷团队同台竞技。最令大家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家》还吸引了几位专业院团的领导前来观看,群星越剧社的两位队员黄剑勋和施雨欣就因为这部戏被选中,成为了专业剧团的演员。其中,黄剑勋进团之后,还被省文化厅公派去中国戏曲学院,进行中国第一批本科越剧表演专业的艺术深造。演一出好戏,出一批人才,创一个口碑,他们凭借一部《家》全都实现了。
《家》的成功不仅向观众证明了群星越剧社的实力,团队成员们也在从排练到演出的这两年间收获了“家”一般的亲情。不知是从哪天起,大家伙开始用戏里的角色互相称呼,扮演觉新的钱后吟成了“大哥”,扮演觉慧的黄剑勋成了“老三”,带领大家一路走来的王丽娟老师也当仁不让地收获了“老妈”的称号。走进群星越剧社,你听到的绝不仅是一个个简单的称呼,更是一份浓浓的亲情。
http://s9/middle/4aa646b9gc6e0662347e8&690
http://s2/middle/4aa646b9gc6e067079f91&690
是心愿,更是祝愿
除了群星越剧社的排练演出、参加各类戏曲戏迷比赛,他们还与宁波大学、万里学院等宁波高校的一批大学生戏迷团队展开互动交流。可能都是年轻人的缘故,群星越剧社的队员很能跟大学生们打成一片。前两年,群星越剧社跟万里学院的学生越迷社团一起合作演出了他们的成名作青春版现代越剧《家》和传统伦理越剧《五女拜寿》,不少师生被越剧艺术的唯美深深折服,还因此在宁波高校掀起了一股看越剧、学越剧的时尚热潮。
说起未来的期许,群星越剧社的队员说的最多的还是演出,除了辅导大学生越迷社团,策划组织戏曲晚会,他们也已经开始酝酿自己的下一步大戏了,要在《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继续磨炼那是必须的。与此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投身公益事业,把演出送到敬老院,送到部队军营,送到需要他们的每一个观众面前。群星越剧社这支年轻的团队,正带着他们美好的心愿,带着广大越迷的祝愿,朝着他们的希望迈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