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

(2007-12-26 20:39:29)
标签:

杂谈

分类: 周边地市票房
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
 山旮旯里的戏剧村
    --永嘉县应坑乡
 

  永嘉县应坑乡的应界坑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戏剧村。村里现在共有6个剧团,其中5个为以演瓯剧为主,兼唱京剧的剧团,1个是木偶剧团,演职人员300余人,将近一半为本村人。全年6个剧团在温州、台州、丽水和福建福鼎等地演出2000多场,收入逾200万元。

 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

▲今年70岁的叶月娥是应界坑木偶艺人。她与丈夫、

儿子、媳妇操持着一个木偶剧团

 

  应界坑共有723户人家,人口近3000,分为两个行政村,位于永嘉县北部的大山里。以前不通公路的时候,到离得最近的集镇,翻山越岭也要走3个多小时。在这样一个偏僻闭塞的山村里怎么会产生那么多剧团?又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喜爱唱戏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奔应界坑而去。十分凑巧,无意中正碰上了村里在唱大戏,采访进行得很顺利。与别的地方不同,应界坑不是在春节,而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五要请剧团唱三天大戏,每天的下午、晚上各一场。这几天,在外地谋生的应界坑人无论多远都要赶回来与亲人团聚,村子里像过节一样热闹。今年演出的是本村的一个剧团,叫永嘉春蕾京瓯剧团

  应界坑人喜欢用应界坑是“温州乱弹”的发源地来说明为什么本地有那么多人唱“乱弹”。“乱弹”是中国传统地方戏中的一大剧种,浙江有绍兴、金华和温州三大乱弹。“温州乱弹”始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南戏故乡——温州如今仅存的一个本土剧种,唱腔高昂粗朴,念白由温州话和普通话结合而成,1959年改称瓯剧。

  当然,“温州乱弹”究竟发源何处尚需专家学者考证研究才能确定,但应界坑素有唱戏传统习俗的确是事实。据族谱记载,应界坑人最早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间,就由一个叫麻庆连的人创建过一个戏班,名叫“老寿昌”,距今已有300多年。老人说,上个世纪50年代,村里大部分的人都会唱“乱弹”,无论是孩子放牛,或大人干农活,都会哼上一些“乱弹”。当时有应界坑的公鸡打鸣都带有“乱弹”腔的说法,用来形容唱“乱弹”之普遍和影响之大。

  “文革”十年,“乱弹”遭批判、禁止,人们不敢再在公开场合传唱,“乱弹”一度衰败。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乱弹”又开始在应界坑兴盛起来。这时候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村民们不再将“乱弹”只作为一种忙完农活后的娱乐消遣,开始把它当作谋生致富的手艺。1986年,应界坑村第一个拥有国家颁发演出执照的剧团诞生,开始在永嘉和周边地区演出。慢慢的,剧团越办越多,演戏成为应界坑村的一大收入。我在村里看到,春蕾剧团的团长麻福庆家盖起的三层楼,是村里目前最漂亮的建筑之一,墙体上悬挂着的空调室外机,在山村里十分惹眼。

 

  今年65岁的麻福地可说是应界坑“乱弹” 响当当的领军人物。他从15岁开始学戏,先后在永嘉县的数个瓯剧团里担任过团长,1986年在村里创办了自己的瓯剧团,现在应界坑其他4个瓯剧团的团长都曾经是老麻的学生,先在他的剧团爬摸滚打成熟后,再自立门户。老麻年轻时扮演“小生”,现在在舞台上演“老生”。他的3个儿子也都在从事瓯剧艺术,大儿子、二儿子在温州市瓯剧团,一个是司鼓,一个唱“花脸”,三儿子在一个民间剧团。麻福地除了带着自己的剧团奔波演出外,空闲时还做一些“温州乱弹”资料的收集整理。他收集汇编了“温州乱弹”的《八仙曲本汇集》,现在又开始着手收集、整理清朝至今温州地区戏剧班社、剧团的名称等资料。

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

▲麻福地正在收集整理从清朝至今温州地区戏剧班社与剧团的资料。

 

  在应界坑,“温州乱弹”的传承带有一定的家族色彩,大多喜爱“乱弹”最终走上从艺道路的人都是受家人影响。如福财京瓯剧团的团长麻福周自己迷上“乱弹”后,将弟弟麻福庆带了起来,如今兄弟俩一人拥有一个剧团。今年30多岁的麻王子芳,嫁给麻福庆后不仅自己演起了“乱弹”,还把4个妹妹也培养成了剧团里的青衣和花旦。现在,五姐妹被村里人称为应界坑“温州乱弹”的五朵金花。

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

▲麻福周是福财剧团京瓯的团长,在演出中也常要打杂,哪里需要人手就出现在哪里。

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

▲应界坑“温州乱弹”的五朵金花:老大麻王子芳、老三麻金丽、老四麻春丽、老五麻春丝,那天缺了老二麻王东芳。

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从小开始练功。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村中的古戏台。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村中古亭里,村民们自娱自乐。

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民间剧团给村民带来了快乐.

 

  采访一直持续到夜里。九点多钟了,村头祠堂里的大戏唱得正酣,高亢圆润的瓯腔在寂静的山谷里传得很远很远。习习凉风中,我与麻福地、麻福周、麻福庆三位剧团团长和村支书麻玉平坐在屋外交谈。他们说,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民间剧团演出的需求在增大,应界坑剧团演出的场次逐年增加,名气也越来越大,剧团会越办越好。

  (郑晓群胡静  文/摄   2007年08月13日)

 

         永嘉春蕾小百花京瓯剧团送戏进城显神通

?/P>

 

    眼下流行“送戏下乡”,城里人把台台经过精心编排的好戏源源不断地送进乡镇村落。可永嘉县春蕾小百花京瓯剧团在温州知名的京瓯剧老旦王芝芬的带领下,“五一”期间“送戏进城”。她们带来颇有影响、富有民间民俗特色、中老年喜爱的“八仙过海”、“金手足”、“闹亲”等剧来到温州市区,与市民见面。温州的民间职业京剧团(六)山旮旯里的戏剧村

  2006年5月6日,在市区桥儿头菜场一较大的老人活动场所,该剧团粉墨登场。现场只见演员们各显神通。特别在打斗戏里,演员们交手击拳、棒来刀往、腾空跳滚的台上功夫、造型技术和艺术亮相,时时激起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温州晚报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