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印象
(2010-06-28 17:23:50)
标签:
杂谈 |
6月27日,周日,小雨,最高气温27度。这样一个天气在六月底的上海确实难得,适宜出游,带上家人,带上米,踏上了通向世博的地铁。
到了上南路的6号门,已经10点多了,一路过了N个检验口,终于到了世博轴上,世博轴的顶棚作用巨大,晴天遮阳,雨天避雨,让游人免受雨水的折磨。当然一些想亲近自然的人无所谓,淋淋小雨别有一番情调。
刚进世博园,就有志愿者奉上世博地图一张,恩,果然服务周到,地图在手,何愁找不到路。
说说印象:
印象一,人多。后来看人数统计,当天入园的人数达到了48万人,热门馆前早已人满为患
印象二,厕所多。刚进园的时候,安检口旁边的厕所排了很长的队伍,不免对如厕问题感到担心,但真正进入园区才发现完全不用多虑。厕所确实很多,设施也不错。据说总数达到了9000个,足以应付百万以上人口的如厕问题。
印象三,盛宴。参观的人群并没有特别的特征,老人、小孩比较多,绿色通道的政策以及上海政府发放世博大礼包的措施有效拉动了这部分人群的参与积极性。之所以说是国人的盛宴,是因为95%以上的参观者都是中国人,外国人真的屈指可数。世界博览会已经成了博览世界会。
印象四,一轴四馆。早就在网上看过相关图片,但当自己真正站在中国馆旁边是,视觉上还有一种难以抑制的震撼。晚上的世博轴,中国馆,世博文化中心等更加璀璨。
印象五,服务。服务的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先说硬件,单看厕所的配置、到处都有的轮椅和儿童车,就可以认定世博组织者准备充分。志愿者是服务软件的重要载体,问了几次路,都是非常热心,也有耐心,不错。
拍了照片,回头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