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时,你会在哪里?
这些年走过了一些地方,也接触到了许多比我年长的朋友,他们的养老生活也启发了我,我渐渐认识到;如今城镇退休老人的养老生活是由老年时的身体状况还有家庭经济状态、亲情关系决定的。
譬如说我认识的一位老领导,他患有肺气肿与哮喘,感觉冬天非常难受。从退休那年起,他每年都要与老伴到海南租房生活。单位的一位老大姐,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每到冬天,她都要住院好几次。为了熬过每一个冬天,他们俩口子还是在海南的文昌买了套小居室。还有王姐姐,儿子媳妇孙女一家现在都在新加坡定居了。他们这一大家虽条件优渥,但王姐姐和老伴由于身体欠佳,遇到其中某一个生病住院时,另一位就异常疲惫不堪。对于父母而言,孩子越优秀,跑得越远,父母越指望不上。现在想来,养儿防老就是一句漂亮话,嘴上说说而已,不必当真。
看如今的年轻人他们是活通透活明白了,为了不给自己添麻烦,加压力,他们宁愿选择不婚也不育,过上了一种低欲望高消费的生活。他们骨子里想说的就是;日子是我的,因而我的生活我来做主。
遇上了这样一代年轻人,做父母的就要改变传统的理念了。既然养儿不能防老了,那么你老时要怎么办呢?只能靠自己了。靠自己就不能临阵擦枪,不能脚踩西瓜皮走哪算哪。必须未雨绸缪,提前规划,提早做好相关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
物质准备说白了就是尽可能地多存点钱别把碎银都花了乱用了;所谓心理准备就是要考虑到在养老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情况;
高端养老 以著名的泰康养老为例,目前门槛费都在200万以上。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未来的养老生活可以选定类似这种玩圈层的方式了,即去高端的养老院。在那里有优美的环境,温馨的服务。在那里可以结识各样成功人士、大咖,养老院可以为其定制适合自己喜欢的养老生活。
居家养老 人老了都不愿意离开故土,不愿意走出自己工作生活多年的城市。在那里有熟悉的同事、邻居、朋友甚至是每天在一起晨练的朋友。就我个人而言,宜昌无疑是我的第二个故乡,这里有太多熟悉的地方和熟知我一切的朋友。加上现在的社区服务在不断跟进,买菜方便了,网上下单,家门口就可自提。还有不想做饭时可以去大食堂-城食记。社区医疗就在家门口。从现在到未来的10年,20年内,在中国的各个城市依托社区的居家养老可能是绝大多数老人的不二选择。
旅居养老 冬天到北海、海南、攀枝花、巴马等气候怡人的地方生活。夏天去六盘水、北戴河、哈尔滨。采取旅居式养老的方式,一边浏览参观祖国大好河山,一边又躲僻了气候上的炎热与寒冷。旅居的日子,把养老与养生结合起来。
体验式养老 很多北方老人已开启这种养老模式。即到荣成,圣泉这样一些已经有一些知名度的养老院里开启短期养老生活。去一个地方体验一次,最后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养老处所。
护理院养老 当老人失智失能后,家人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了。专业的护理团队,医养结合式的养老院自然成为这类老人的首选。
在孩子身边养老 如今60后,50后都进入老年了。他们多数是计划生育的实验者。有不少老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且在外地工作。在条件允诺情况下,老人可以在子女工作的城市靠近子女小家的地方租一套或买一套房子。这样,子女与父母之间可以互相照应,让亲情延续。一方面,老人可以帮助子女照顾他们的孩子,接送小朋友上下学;另一方面,当老人在生活上遇到任何困难时,子女会随时帮助老人。在儿女身边,老人享受着亲情之乐;作为子女,有老人帮忙照应小家,他们更能安心工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