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16-17日,应邀去泰山拍摄。春节前,《山东摄影》的编辑刘磊发来短信,要我选几张拍泰山的片子和写点拍摄感受一并发给他。今天把选的几张片子整理好,写了一篇拍摄感受发给了他。在这儿把其中四张上传留个底。
古今文人赞泰山者众。最脍炙人口的诗句当属唐朝诗人杜甫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没登过泰山的古人,只能对诗人的诗句产生无尽的遐想。而今则不然,有了照相机,可以吟着古诗,喝着小茶,放着小曲,欣赏图片中的瞬间景象。
杜甫不会知道照相机为何物。可是他却用他的诗句教我来感悟钟灵神秀的泰山,教我站在泰山之巅俯拍脚下的圣境。怀着对先贤的敬畏、对五岳之首的敬畏,我想应该把泰山拍得厚重些。这天上午,当我一路拍到山顶,回首俯瞰,上山的路宛如一条玉带从天庭飘向人间,那些正沿着玉带登高的人们,似乎很快就要得到玉皇的召见。翌日早上,我并未守在玉皇顶上东望旭日、西观黄河,而是在它的东面气象站的制高点拍摄朝晖初射的瞬间。当气象站这座山头的影子将要与整个玉皇顶重合的刹那按下快门。玉皇顶下的那座不知名的方塔仿佛身披红妆的仙人,一扬手把红色的丝带抛将出去,任其在空中飘舞。这不正是我想要的且是杜甫《望岳》诗中“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写照吗!杜甫不会知道照相机为何物,当然更不知摄影用光之要义。然而,在这诗句中,他老人家分明在教导我们如何用光。
登临泰山,或有茅塞顿开之感。应邀厕身摄影家拍摄泰山活动,只给一天时间,真是诚惶诚恐,所惮不能交差。好在揣一点觉悟下山,也算不枉此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