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去博茨瓦纳之前,好友刘建峰就问我25号能回来吗?我说能。他就说,25号,中国大剧院的《图兰朵》,我可要买票了,你一定回来。
昨天(24日)晚上,我如期回到北京,从首都机场开车往城里走,建峰的电话就跟过来了:到了吗?……明天晚上别忘了……
今晚如约看了歌剧《图兰朵》,本来到尾声的时候,我可以感动的落泪,遗憾的是,我的眼眶只是湿润到没有形成泪珠落下来。这,大概是编剧的遗憾!

演出现场谢绝带入相机,只能用手机拍照
为什么会这样?还是在此插一段《图兰朵》的介绍吧:
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根据意大利作家卡罗·哥兹同名童话剧的题材改编的剧本谱写的这部歌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古代北京的荒诞故事:
紫禁城门前的广场上,公主图兰朵向她的求婚者宣布:在谁能够猜中由她所出的三道谜语,她就嫁给谁,但若猜不中就将被处死。面目冷若冰霜的图兰朵因百年前祖母被外国侵略者蹂躏,决心为祖上报仇,便设计以"猜謎"方式残杀所有向她求爱的外国王族男子。公主的这三道谜语没有一人能猜出,许多人死在这场残酷游戏的刀下。年轻的鞑靼王子卡拉夫深为图兰朵的美丽容颜所动心,决心冒死求婚并用他的勇敢和智慧以及火热的爱情征服了公主,最终两心相许圆满结合。而忠贞、纯洁、善良的女仆柳儿虽已暗恋着卡拉夫,却无天缘,最后竟为搭救自己钟爱的王子而徇情自尽。
全剧在神秘与恐怖情绪的背景衬映下,以中国公主图兰朵、鞑靼王子卡拉夫、鞑靼侍女柳儿三个人物为主线,成功地表现了一个充满人性而又离奇曲折的爱情主题。
原本是个感人的故事。卡拉夫经历了重重考验之后,得到了图兰朵的芳心。当图兰朵接受了这个外邦人的吻的时候,会让人感动的流泪。我之所以没有流泪,是因为,图兰朵借猜谜杀人,是为了给祖母报仇雪恨,这还有情可原。可是,她为了拒绝嫁给这个外邦人,而命人严刑逼供卡拉夫的下人柳儿,以至于深爱卡拉夫王子的柳儿,为了主人保全性命和获得幸福而殉难,而图兰朵还不依不饶。卡拉夫王子在这样的状况下,还去吻她。这样的爱能不大打折扣吗!窃以为,此处是这部好端端的歌剧最致命的败笔。
其次的一点遗憾。看了《图兰朵》,使俺想起了当年很有名的一部中国电影《骆驼祥子》。以“骆驼祥子”命名的电影,竟然让虎妞占尽了风光。这部歌剧《图兰朵》亦然,既然主人公是图兰朵,那么看完这场戏之后,图兰朵给我的感觉竟是排在三号以后的人物。当谢幕的时候,观众的掌声最能说明问题,饰演柳儿的那厮得到掌声的分贝,要远远超过饰演图兰朵的演员。
另外,剧中字幕(可能是字幕问题)有一点小小的瑕疵,当平、庞、彭三位大臣在私下议论公主图兰朵设猜谜陷阱复仇,说鼠年杀了5个,狗年杀了8个,今年是虎年,还不知道要杀多少个呢。我听不懂洋歌的歌词,但看字幕上写的就是依次为鼠年狗年虎年。这样的话,从鼠年到狗年就要度过十多年,年轻的公主可就老大不小了呀。如果是鼠年—牛年—虎年,这样跨了三个年头,还好凑合嫁出去。
再有,最后一场戏,基本上是夜晚的背景戏。这场戏大概演了五十分钟左右时间,表现的当是整整一夜的事情,直到天明。这么长的时间、如此豪华且铺张的大投入、大制作剧目,夜空的星星竟然文斯未动。若能在夜空背景上稍微做一点手脚,让夜空的星星动起来,那就会更好了。

手机拍照的剧场局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