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文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3-12-18 19:02:20)续写文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捧美文
续写,指从原文出发,遵循着原文的思路,对原文作延伸写作。续写前,做到熟读原文,故事情节烂熟于心,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全文旨意透彻理解。
续写练习是学生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常用到的一种写作形式。通过续写练习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写作思维能力。
学生要续写的内容不见得就是学生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所以在学生进行续写练习的时候,首先要确定续写方向,让学生明白如何从自己的知识储备中搜索写作素材。那么,我们可以从那些角度进行续写选材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故事的加工创造。
第一、先去搜索自己的生活积累,回忆一下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相同的或类似的经历。如果有相同或类似的经历,那就好写了,就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写作,就会写得得心应手的了。
第二、如果发现在自己的生活积累中没有相同或类似的生活经历,还可以从自己的阅读积累中加以搜寻。在我们的日常阅读中,我们会积累好多我们生活中所不能经历的一些事情。在我们续写故事的时候我们不妨去这些阅读积累中搜索、提取一些相近的内容并加以适当的改变,仿照着我们阅读积累中的那个故事的框架结构进行二次创造,也能写出不错的文章来。
第三、如果在续写时发现自己既没有生活积累备用,也没有阅读储备可用,那也没关系,我们可以从我们的品质积累中寻求帮助。什么是品质积累呢?就是依据自身的品德修养来进行续写。我们自从来到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都会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沉淀了很多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价值标准。人心都是向善的,所以我们在续写的时候,就可以利用我们“向善”的品质积累,合理的把故事按照我们社会的伦理道德要求来进行续写。
当我们确定了续写方向以后,在正式进行续写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续写故事时要有大胆、丰富、合理的想象。因为大多数的续写是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不及的范围,这就要求续写者要有灵活多变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要以给出的故事为基础前提,立足于生活的真实,发掘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真假善恶。把一些与故事情节有关的内容最大合理化地加以细化。再运用巧妙的构思,大胆的想象,丰富的情节,个性的人物,使所续写故事的内容丰富且有较高的可信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阅读境界。如下面这个例子。
根据下面的提示进行续写:夜已深了,人们都进入了梦乡。我痴痴的望着那美丽的星空,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我要是能飞到空中就好了……
续写范例:“想着想着……突然,我觉得轻飘飘的,啊!我真的飞起来了。我飞呀飞呀,见到了北斗星、牛郎星、织女星和天马星。再往前飞,我竟然遇到了孙悟空的儿子孙小圣。只见他手拿一本书,带着一副墨镜,还真像一位教授呢!我问他:“孙小胜,你在学校学英语了吗?”孙小圣自豪地说:“我还用学英语吗?我已经是英语教授了。”说完,踱着方步走进了‘星空学校’……”
这段续写就充分发挥了小作者的大胆、丰富、合理的想象力,从而是文章充满了神奇而不荒诞的色彩。
二、续写的故事要有精彩的故事情节。续写就是在已有的故事情节的前提下,按照故事可能会发展的方向去进行艺术构思,所续写的内容要和给出的前提故事相吻合。在写作过程中要精心策划故事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要注重故事发展过程中的细节。当然,在我们续写的构思过程中我们大力提倡别具匠心,最好能给读者一个意想不到但仔细想来又觉得合情合理的情节变化。可不管怎么变化我们都要保证续写内容要与先前给出的材料不能相悖,所写内容要符合读者的生活审美。例如在续写《我的叔叔于勒》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于勒继续穷困潦倒,也可以让于勒飞黄腾达,但绝对不能让于勒成神成仙成鬼怪!细节决定成败,精彩源于细节。只有在我们所写故事中有了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我们的续写也就接近成功了!
三、续写故事中的人物要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续写前已经有些内容早已经设计好了,已经基本给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做了铺垫,例如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爱好等信息的预设。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续写前要好好加以分析研究,要尽量详细的搞清人物存在的个性特征,并沿着这个前文暗示的性格特点慎重考虑如何围绕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等描写来充分体现原有人物的性格特征,要尽量做到用雕刻式写法,把故事中的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有灵魂,让读者在涓涓流淌的文字流里看到一个栩栩如生的、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这就要求续写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去留心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种族、不同性别的不同人物的生活习惯、文化习惯,多去分析、多去研究、多去比较,只有这样才能在续写中准确地找到描写人物的切入点,从而让故事中的人物“活”起来。
四、续写的故事还要有恰当的环境(场面)描写。续写故事就是要通过我们不同的思维方式给读者营造一个愉悦的审美意境。这个良好的审美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恰当的环境(场面)描写。因为在一篇成功的文章里,恰当的环境(场面)描写能对故事的发展起到很好的烘托气氛和展示情绪的作用。比如,如果心情愉悦时就会“天蓝蓝,水蓝蓝,处处鸟语花香”。情绪低落时就会“风凄凄,雨惨惨,常常天昏地暗”。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五、续写的故事中要有集中的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可以来自于很多方面。可以是不同的人对某一事物、某一现象持有不同观点;也可能是不同的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或者是自然界两种事物现象的互相排斥。简而言之,矛盾冲突就是相互排斥、相互抵触。矛盾冲突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的创造手法,却往往会对作品产生许多独特的效果。运用好的话可以使文章增色不少。续写的故事情节不能太过平淡,平淡了读起来也就无味了。在构思续写的故事情节的是时候一定要设计好合理的矛盾冲突,因为故事的看点全在这个矛盾冲突上。例如下面这个故事:“园子里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蝉。蝉正振动着翅膀悲切地鸣叫,想要喝一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弯曲着脖子,想抓住蝉后把它吞掉。螳螂正要吃蝉,却不知黄雀在它背后。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过螳螂吞掉他。黄雀正想吃螳螂,却不知有一个孩子正在榆树下面,他拉开弹弓,就要射向黄雀。孩子要拉开弹弓射杀黄雀,却不知道脚下有个深坑后面还有树墩子。”以上这则故事仅仅是说明了一个故事中要有矛盾冲突才能吸引人,但实际操作起来还得要比这复杂的多,尤其要注意让那双方矛盾双方具有正能量的一方获胜,才能体现文章所具有的社会功用性。
六、续写的故事一定要有一个完美的、符合法律道德规范的结局。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续写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一篇文章的精华往往要在文章的结尾处得到彰显,所以我们在续写的时候就一定要考虑好如何在文章的结尾处给读者一个完美。我们中国人总是喜欢大团圆是的结局,就连《窦娥冤》的结局也被某些剧团改变成了最后窦娥和父亲团聚。虽然违背了关汉卿最初的写作意愿,但也从一个侧面肯定了完美结局是有着广大的群众基础的。所以我们在续写故事结尾时是就要迎合这种社会大众化的审美情趣,一定要精心设计一个好的结局,从而让读者感觉到社会和生活的美好。我们中国人的顺向思维能力远远大于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因此,只有让续写的故事有个完美的结局,才能给这个社会传递扬善惩恶的意识,从而引导社会往和谐方向发展。
当然除了以上六个方面外,续写还要同时注意语言、修辞、结构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总之,只要我们有一颗爱生活、爱学习、爱写作的心,写好文章并不是什么难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