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影响力》教你如何做父母

标签:
教子家庭教育父母育儿 |
分类: 亲子·育儿 |
【序言】
《父母亲影响力》是本人几年前出版的《父亲的影响力》和《母亲的影响力》的再版合订本,通过对近50位名人的成长经历进行研究,归纳总结经典的家教理念。《父亲的影响力》和《母亲的影响力》出版至今得到了一批忠实的读者朋友的认可和好评,希望《父母亲影响力》会给更多读者更多父母亲带去一些亲子教育的使用理念和方法。
http://s2/middle/4aa52f47haedc80469991&690
本书坚持原版描述方式,通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亲子”故事,让读者看见了名人的孩童时期,仿佛他们也和孩子一样淘气、顽皮,胆小怯懦,甚至有某种缺陷;看到他们的家庭也和家庭类似,或贫穷,或普通;也能看到他们的父母也像我们一样,为生计忙碌,为家庭奔波,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但是,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父母们却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点滴言行来影响孩子,直至让他们成为出色的人。他们的最终成就也让我们看到:成功的家庭教育并不是把孩子盲目地送到这个班、那个班,而是重视家庭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重视自身对孩子的影响;他们的成就也再次验证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并且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是影响最深远的老师。家庭教育并不是急功近利的教育,而是要给孩子人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好的心态,坚定的信念,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适应社会的头脑……
【内容提要】
通过近50位名人年少时的家庭教育经历,以及他们与父母间的精彩互动故事,希望帮助天下父母们厘清这样的观念:单纯的“教”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为“教”只能是一时一事,而无法做到一生一世。
同时,《父母亲影响力》还希望告诉父母的是,家长不能仅仅想着如何改变孩子,而是应该尝试着改变自己。理念上,从追求急功近利转变成考虑长远发展;方式上,从简单说教转变成身体力行;实践上,从单纯依赖学校转变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担当。
【目录】
蔡元培之母:做孩子成长的楷模
茅盾之母:是慈母,更是榜样
曾宪梓之母:用行动感染孩子
林则徐之父:启蒙重在示范
桥本龙太郎之父:传承坚韧的意志
撒切尔夫人之父:潜移默化,不教之教
第二章 读懂孩子的天赋
达尔文之母: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雨果之母:细心观察孩子的兴趣
傅聪之父:寻找孩子天赋的闪光点
比尔盖茨之父: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第三章 善待“坏孩子”
爱迪生之母:对待“问题”需耐心
昂尼斯之父:包容爱“闯祸”的孩子
贝利之父:“野孩子”需要引导
第四章 “笨小孩”更需要父母的赏识
爱迪生之母:相信自己的儿子
爱因斯坦之母:给孩子足够的自信
卡尔·威特之父:赏识教育
查尔斯·哈德·汤斯之父:鼓励,给孩子的勇气
叶至善之父:帮孩子放下包袱
韦尔奇之母:要敢于面对现实
第五章 给孩子自由宽松的成长空间
歌德之母:让孩子自己给故事想个结局
蔡志忠之父:尊重孩子的选择
史蒂夫·福布斯之父:沟通,成为孩子真正的朋友
安徒生之父:营造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
第六章 成长杜绝依赖
默多克之母:铁石心肠的“试验”
伊雷娜之母: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
戴维-布瑞纳之父:让孩子自己去闯荡
巴普洛夫之父:给孩子一双勤劳的双手
董建华之父:富门寒教,着眼未来
洛克菲勒之父:自己挣零花钱
第七章 赋予孩子健全的品格
华盛顿之父:赞扬孩子的诚实
李燕之父:要从艺先做人
梁凤仪之父:鼓励孩子敢说敢做
宋庆龄之父:培养坚强的意志
里根之父:告诉孩子什么叫责任
富兰克林之父:做错了,就要勇于承担责任
第八章 好心态,好未来
林肯之母:成就大业,在乎一心
艾森豪威尔之母:打好你手中的臭牌
野口英世之母:自己要瞧得起自己
卡耐基之母:永远要有一颗坚定的心
李·亚科卡之父:愈挫愈勇,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