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心理自救

在这场灾难中,也许有你的亲人或认识的朋友不幸受伤或罹难,甚至你自己也受到了伤害;也许你的经历只有你自己最了解,但我们希望能够帮助你知道每一个人在地震灾害后可能会出现的反应,也提供一些方法帮助你度过心情的难关。
我们将从家庭支持方面来协助你们。
灾变后,孩子会有什么反应?
担心父母将死去
担心自己会被孤独抛下
担心灾变将再来
我该如何与孩子讨论灾变事件?
鼓励或接纳孩子讨论事件发生的过程
允许他们表达因灾变而来的挫折、混淆、害怕及悲伤等情绪
提供会一直陪伴及安全无虞的保证
不要期待孩子在一夕之间长大,变得懂事、成熟乖巧、听话
我该如何与我先生(太太)相处?
夫妻间的关系会因为灾变而产生紧张与冲突
因为性别的不同,在因应失去亲人的悲伤会有不同的方式
失去孩子的爸爸多采取沉默而内敛的悲伤因应,妈妈会因为爸爸的反应,觉得自己孤独面对失去孩子的痛苦而责备爸爸,使得夫妻之间渐行渐远。
如果能彼此接纳个别的因应方式,又能表达共同的伤痛,有助夫妻关系更加紧密。
如果夫妻间的沟通出现困难,可以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
我该如何与其他受灾家庭相处?
许多家庭共同经历失去亲人、毕生财产的苦痛,不必相互比较彼此的不幸
灾变使大家都是落难人,经历同样的劫难。
请记住:在灾变的不幸之下,你不是孤独的,可以和其他受害家庭相互扶持,一同走出悲情的生活。
灾变发生后,亲友可能的反应为何?
灾变刚发生时,亲友们的慰问和支持相当密集,随着时间会渐渐减少
有些亲友的慰问集中在哀悼失去亲人或叹息损失的财产
有些亲友会鼓励自己尽快忘记伤痛,往前看
我该如何应付亲友们过度热心的询问?
忘掉伤痛并不容易,亲友只是努力的想要减轻你的哀痛,不要因此造成自己的压力。
亲友并未经历和自己相同的遭遇,的确不容易感同身受,不要责备他们的误解或该干脆拒绝他们的关怀。
可以明确的告诉亲友你要什么,你不要什么,你有自己因应速度,他们会了解而支持的。
可以要求信赖的亲友给予陪伴、心理支持及真诚的倾听。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心理支持或资源讯息,可寻求专业人员的建议。
面对灾变,我会有什么反应?
觉得自责
易陷入”假如”的牛角尖里,例如:假如当时我拉他一把,就可以免于死亡或伤害…,”假如我预先知道房子会倒,就不会买这一间..””假如我有挖土的专门能力,我或许可以及时救出…”。
我该如何面对自责?
自责是非理性的,没有任何人可以预测灾变发生的时间与强度,也没有人可以事先准备好应变非预期性的灾变。
遭遇大灾变,要摆脱自责并非易事,甚至是一场长期的抗争。
开放自己听听别人不同的声音和解释,建立新的认知方式,或许可以逐渐降低自责的感觉。
时时用正向的说法来劝告自己,可以为自己发展新看法而摆脱自责。
感谢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心理复健咨询小组提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