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提出八项主要行动,其中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行动里提出要促进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
工业大数据是一个新的概念,个人从字面理解——工业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是在基础科学研究、互联网、社交媒体、电子商务等领域发展起来的,这些领域的业务多是数据驱动型,具有数据量大、数据种类多、数据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的特点。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信息技术渗透到了工业企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工业传感器、RFID、条形码、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物联网、ERP、CAD/CAM/CAE/CAI等技术在工业企业中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工业企业所拥有的数据也日益丰富。工业企业中生产线高速运转,由机器所产生的数据的数据量远大于计算机和人工产生的数据,数据类型多是非结构化数据,生产线的高速运转对数据的实时性要求也更高。因此,工业大数据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不比互联网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少。随着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业互联网的时代将到来,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应用的核心。
据了解,专项行动计划把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分为三个层面,分别对应骨干企业大数据应用、中小企业大数据应用和行业大数据应用。一是,对骨干企业具备条件建设大数据应用系统,行动计划支持和鼓励典型行业骨干企业在工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及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这是突出大数据技术自主应用,对骨干企业内外部数据进行分析。二是,支持建设第三方大数据平台建设,面向中小制造企业提供精准营销、互联网金融等生产性服务。这是突出大数据的第三方专业化商业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工业大数据云服务。三是,推动大数据在工业行业管理和经济运行中的应用,形成行业大数据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数据开放,实现产品、市场和经济运行的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提高行业管理、决策与服务水平。这是政府参与的行业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服务行业指导和科学决策。
从技术上看,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仍可基于Hadoop的分布式计算平台以及实时的流计算平台来整合搭建。其中各种工业数据的采集和解析将比其他行业更为复杂,工业大数据的分析和可视化也要符合工业生产的具体要求,工业大数据的安全事关生产质量和安全生产,显得更为重要。总之,无论从应用和技术角度看,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将成为两化深度融合的重点任务。
新浪微博:@赛智时代 欢迎关注!
企业网站:http://www.ciomanage.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