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赵刚
赵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24
  • 关注人气:46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数据商业运营的三个挑战

(2013-01-29 22:39:19)
标签:

大数据

商业模式

个人信息保护

政府信息公开

数据授权

it

    大数据未被共享、挖掘和利用前,很难发挥价值。但一旦经过共享、整合、统计和分析,往往能够变成有价值的信息。一旦有了价值,就可以成为一种商业模式,通过大数据来发财。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我觉得,主要有三个规则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界定商业信息和政府信息、公益信息的界限,二是如何在不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前提下进行信息的商用化利用,三是如何获得私有信息商用化使用的授权。

    第一个问题,通过商业手段采集、获取的信息,应该可以进行商用化利用,但通过政府行政指令,并利用政府财政资金采集、获取的信息,通常要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免费或者象征性的收费来向纳税人进行信息公开和服务。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同样的数据服务,一旦政府免费提供,商用化数据采集的投资人就承担巨大的投资风险。为了规避这个风险,商用化机构往往希望和政府共同投资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并共同进行数据的商用化利用,这似乎是一个两全其美之策。但其实是把一部分风险转嫁给了政府。一旦,公众对政府进行公益性数据的商用化经营进行质疑时,最先受影响的是政府,但最终影响的仍然是商用化投资机构。所以,在大数据的商业模式中,必须要设法界定商业性数据和公益性数据的界限,优先从商业性数据入手进行运营。

    第二个问题,社会中个人和企业各类数据往往是最有价值的原始数据。但未经个人或企业同意,采集、分析和利用个人和企业数据,即使是个人或者企业已经公开或者半公开的信息,一旦这些信息通过某种关联关系,形成了个人或企业的完整信息,就可能涉及侵犯个人信息保护、个人隐私或者企业商业秘密的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个人零散填写的住房信息、购车信息、购物信息、医疗信息,也许并不涉及个人隐私,但汇总起来就能描绘出个人的完整隐私信息。所以,在大数据的商业模式中,要设法规避这些法律风险。

    第三个问题,利用私有信息或者第三方的信息进行商业化服务,要设法获得个人或者第三方的授权。比如,个人在医院治疗形成的电子病历档案,所有权应该属于个人。但如果医院利用这些档案进行非研究性的商业化服务,如果未经授权,就可能产生法律上的风险。商业化服务机构,必须设法从政府、行业协会或者信息的共同所有人获得信息使用的授权。

    解决好这些问题,大数据的商业化运营就可以减少很多风险,兴旺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