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秋韵》赏析——诗词赏析(二十六)

标签:
诗词天下品读鉴赏品词析句中华诗词文化 |
分类: 繁星诗词赏析 |
张真学
轻霜惊白露,落日半含羞。
马碎溪边月,鞭归草上牛。
松林荫小寺,峡谷汇溪流。
远望秋山外,是处起高楼。
2007-9-19日于南山随笔
繁星赏析:
唐代以前诗人笔下的天山就是你眼前的祁连山。那一番秋日情韵跃然纸上,展现的是一幅鲜活、灵动、荒野、原始又野趣纵横的秋日美景。
你看:淡淡的秋霜铺满大地,惊醒了清晨的白露,一瞬间倏然不见。西边的落日如含羞的少女,半遮半掩,微微露出绯红的脸颊。枣红马儿收敛了往日的野性,脚步轻盈细碎起来,呼朋引伴,行走在山泉小溪,如水的月华倾洒而下,流淌斑驳陆离的光影,在马儿的脚步声里浅唱低吟。响亮的鞭声传来,那是牧民在驱赶归家的牦牛。聪慧的牦牛似乎也是通晓人意,踏着鞭声的节拍,摇头摆尾,迎着朝阳出门,披星戴月归来。伴随主人度过无数寒来暑往,结下深情厚谊,成为不可缺少的家族成员。抬头远望,不远处的寺庙显得幽静阴凉,掩映在一片松林古木之中。隐约传来轻灵的晨钟暮鼓,幽远绵长余音缭绕,似乎在给世人诸多惊醒,不可纸醉金迷。近处幽深的峡谷,以博大的胸怀,接纳百溪回流,形成一股不竭的源泉,回荡在山涧溪谷。多么醉人心魂又野趣浓烈的祁连秋韵呀。只是今非昔比,远望秋山之外,四处高楼耸立,鳞次栉比,又是一派日新月异的新景象。人们安居乐业,生活自给自足,呈现一片祥和与安乐。无论近观远望,幸福快乐都不自觉地从心底自然流淌。
这首五言律诗以灵动轻巧的笔触,写景丰富,情韵悠长,在于动词的运用,比如惊、含、碎、归、荫、汇等,活灵活现,生动有趣。还在于画面的色彩绚丽,有轻霜白露的晶莹欲滴,有落日夕阳的红艳热烈,有溪边明月的金黄皎洁,有草原山坡的青葱碧绿,有松林古木的苍翠古朴……“远望秋山外,是处起高楼”是点睛之笔,谱写了一曲祁连山秋韵,讴歌了人们富足安康,富有时代气息,跳动着时代的脉搏。更有那冬日恋歌,让人翘首以盼。祁连山终年白雪皑皑、冰川四季如冬,好似披挂在雪山众神身上的条条洁白的哈达。它们千姿百态,躺卧在雪山上,如白虎藏匿,如银蛇盘绕。在阳光的照射下,更是有无法描摹的瑰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