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慕士塔格登山日记

(2006-08-30 12:31:28)
2006年是慕士塔格登山五十周年。
2006-7-6 喀什-204 (进山中转站因距喀什204公里得名)       
  喀什其尼瓦克宾馆,8个小时的飞行终于和陌生的队友们见面了,队长宋玉江、三个高山协助两个大厨和分别来自广州上海北京昆明和河南的8个哥哥们,只有我一个美眉,暂时忘记性别?上午九点,沿 314中巴国道出发渐入帕米尔高原, 民族风情霎时浓郁,美丽的喀湖映衬着雪山的倒影,沿途更是全览昆仑山脉依次毗邻的三座七千米以上的主峰:公格尔峰, 公格尔九别峰和慕士塔格峰。下午2点到达204路碑处的草甸,留宿适应。吃过饭,阳光热烈,借个自行车向大本营方向骑行,躺在河边,天蓝草美,慕士塔格静静地矗立在我的面前,右侧如刀刃一样的的雪峰斜插天地间,思绪自由的与山共舞……     

2006-7-7 204-大本营(4300m)-低BC(4700m)-大本营          
  进山的路程约8公里,背着10公斤重的大包痛苦的拉练,所幸沿途看见一只奔跑的灰色野兔,三只窝在山坡草丛里的鸟蛋安慰我无力的双肩。连续几天的高温让雪山融化河水上涨,水冰凉刺骨,协助背我过河,其他趟水过河的哥哥们好久才晒暖双脚。感动。              
队伍开始拉长,肩部旧伤已经很痛了,来自喀什的山友开始出现高原反应,走走停停,约6小时后才到大本营。营地已经建好,一条溪水穿过来自新加坡、法国、意大利几个队伍的营地。我们是今年第一支进山的中国队伍。河南的山友因行走速度过快开始头晕,宋队命他休息,又重申了控制速度的道理。晚上八点,太阳依旧高挂,和2个队友上升到4700米处的低BC适应训练。撤下大本营,一夜熟睡。
 
2006-7-8 大本营-C1-大本营
  今天的计划是背负高山靴、踏雪板上C1后下撤。11:30出发,漫长的碎石坡,因为有昨天额外的适应一个小时就到达了4800m的雪线   ABC。大片的雪和碎石开始夹杂着混合,老外滑雪的帐篷也有的建在这里。大家都换上了踏雪板,喘气开始痛苦,给自己定下五十步一休息的目标,路短却让人绝望,约下午4:50到达5400米的C1。被“补充能量”葡萄干放倒,一路狂泻,到达营地时扑入帐篷,累,渴,    饿……踏雪板是被西藏协助脱掉的,丢脸:(                   

2006-7-9大本营修整。
  懒洋洋的四处“逛街”,和当地牧民讨价还价,买了一只牛角雕的小羊,下午跟大家去抱石。几个队友去了羊布拉冰川看风景。      

2006-7-10大本营-C1(宿C1)
  全体队员在11:00左右出发去C1,(当地与北京时差约3小时)。尽可能的带多以后几天的食物,3个人一个帐篷,包衣服食物睡袋挤得一塌糊涂,防潮垫老有渗水的感觉,迷糊中将外套裤子胡乱塞在身下,胃开始难受,半梦半醒捱到早晨,高反终于来了,呕吐。          

2006-7-11 C1-C2-大本营
  清晨走出帐外,太阳还没升高,站在C1的雪地上,视野由于高了千米更加广阔,群峰簇簇摩肩接踵, 羊布拉冰川在脚下延伸,远处的喀湖也如碧玉般嵌在主调为褐色的原野上,大块大块的带雪的厚云团在群山环绕的谷地聚集踱移不可一世,为这良辰美景辛苦也是值得的。吃点芝麻糊上C2,过了冰桥后风雪交加,决定下撤,广州的山友以膝盖不适为由留守C1营地。风奇大,几乎站立不稳,高BC的冰面霎时间被冻得硬硬的,行走艰难,下到到碎石坡时更是风一阵紧过一阵,夹杂着风雪刮的人脸痛。                                         

2006-7-12大本营修整。
  又有几支队伍进来,不断传来登顶的好消息,法国队7人5上撤离。营地之间有牧民做着交换的买卖,宋队收得两幅180cm的竞技滑雪   板。                                                        

2006-7-13大本营-C1(宿C1)-C2(宿C2)
  睁开眼已是中午,今天要再宿C1,然后宿C2适应,几次的拉练,大家都懒洋洋地全没有首发的积极,饱饱地吃了手抓饭,两点钟才陆续出发,河南和喀什的山友因为高反严重留守大本营。半路上开始变  天,风雪不大气温却降得很快,套上羽绒服躲进帐篷,有些受寒。 

2006-7-14 C1-C2(宿C2)
  一夜的风雪将帐篷埋住过半,内帐结满冰霜,一夜又挤又湿,咳得厉害,估计同帐的山友也不会好睡。路上的浮雪厚得厉害,深处踩下去到及大腿,也掩盖了很多冰裂缝,比前一次的攀登困难很多,但  5800m以上的冰桥地带,风景奇丽,冰川近在咫尺,巨大的冰裂缝触目惊心气势恢宏,还不时可见一些曲径通幽的冰洞晶莹闪烁,迂回转折巧夺天工,顾不上冻手滑坠不停拍照,一阵大风吹起冰晶满天,更觉震撼。
漫长的雪坡来临,一个又一个长坡过后,我对一直鼓励我的协助大发脾气,甚至掉下几滴委屈的眼泪, 500步300步200步,那是怎样的绝望的坡!C2啊C2!熬到营地已是太阳落山,营地面朝正西,高原漂亮的黄昏一览无余地展现,火红的山脉,火红的羊布拉冰川,火红的营地和大家,都在红日映衬下熠熠生辉,大家纷纷一顿乱拍心情好了不少。                                                       

2006-7-15 C2-大本营
    又是一个登顶的好天气,深深浅浅的下行,绕过几个大坡后豁然开朗,居高临下看见几支准备登顶的队伍在雪桥附近或结组前行或休息,远远近近,行过的足迹在雪面画出优美的弧线。迎面的新加坡队美眉们背着巨大的包,三奥队的哥哥们开心地看着我坐着从陡坡上滑下,下撤还是轻松的,祝他们登顶成功。                       

2006-7-(16-17-18)
  传来的卫星云图和卫星电话联系得知坏天气即将来临,休整三天。                                                       

2006-7-19 登顶开始
  因为熟悉而亲切,五走这段碎石坡已有了登梧桐山般的亲密感情,整队人马上山,协助帮我背了副雪板上山,想到登顶后我可以一滑而下,心情真是超爽,下午3:40出发,3个小时后已到达C1营地,一夜飘雪,无语无梦。                                           

2006-7-20 C2
  喀什山友仍旧适应不了高反决定不再攀登。阳光灿烂,反射在雪面上白得刺眼,休息时藏队协助更是赤膊上阵展露非洲皮肤秀,5800米左右不再结组前进,几天的暴风雪积累让攀登的时间整整多出一倍,六个多小时后,到达C2营地。晚饭后了找个缓坡试滑雪板,没想到  1.2m的雪板重心很难掌握,又没有野雪经验,想念我的大头板。   

2006-7-21 C3
  心情不佳,头痛,吃了片阿斯匹林开始出发。一路无话,大家都是机械的行走,一个接一个漫长的雪坡不见尽头,没有风景,没有回   转,只一味地向上、向上,望不断的的黄色红色路标旗在风里瑟瑟发抖。一步步迈上去,近了,尽了,再高一步,一个更巨大漫长的雪坡如同魔法一般砸在眼前,昨天路途中关于登顶后种种美妙的幻想无影无踪,只剩下不断的抱怨与咒骂,不断发誓这是最后一座雪山,对讲机传来两个山友下撤的消息……坚持啊!晚上8:00终于到达低C3营  地,一组队员住在新加坡队未撤的帐篷,另外一组到上面300m的高C3营地重新建营。最后一个上来的温州山友高反严重,煮了N久才弄熟的快食粥忍痛相让,将闹钟调至6:20,因为定在8:00上面集合冲顶。夜里不停惊醒,感觉置身于一个巨大的黑洞,自己一时消失得无边无际,又有千丝万缕的细微光线相拽,挣扎着坐起,才明白身在何处,一夜反复,最后一次被闹钟惊醒却又开始沉睡。

2006-7-22 冲顶
  再醒竟然8:00!急急打开对讲,大本营已是恼火,临帐已先行出  发,剩下我只得对着高反的老李煮水喂食,他只会两个小时不动地望着自己的鞋子反复念叨不舒服。11:00,劝说无效汇报大本营后开始冲顶,高C3营地两个协助一个下来照顾老李,一个同我一起冲顶。 
1个小时只能行进300m海拔高度,登顶道路仍旧漫长,一路上和两队老外交替行进,幻想、抱怨一切皆无,高海拔缺氧造成的嗜睡,几乎跟随着每五十步后的拄杖休息就立刻进入梦乡,有很多次感觉自己在闭着眼睛飘移。就这样晃晃悠悠的一步一步向上挪,下午4:00,传来第一个登顶队员的好消息,半小时后开始迎面下撤的队友,不断得到还有3小时1小时1.5小时登顶的乌龙鼓励。看看海拔表,高度已接近顶峰高度,可眼前依旧是平缓的雪坡,我要到达真正的顶峰,那个传说中有着玛尼堆,经幡的碎石堆。又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只知道我还在走,终于望见虔诚的外国人留在稍低处的背包和雪杖,扔掉一切,冲吧!管他的高反,管他的50步一休息,二〇〇六年七月二十二日下午六点十六分,我终于拥抱了慕士塔格!
  向大本营汇报完毕,我穿上雪板下滑,才知道原来这才是货真价实的折磨的开始…在雪场高级道里混迹的我竟然控制不了最基本的犁式滑降,鞋更是大得要脱脚而出,前翻、侧滚、劈腿、扑抢、甩跨、狗啃屎逐一尝试,很是遗憾没有后空翻的技术,越摔越勇,越勇越摔,二三十个跟头下来终于和步行下撤的协助一起到达C2营地……     
  一个月后,美眉目光游离,渴望着与更高大的他甜蜜相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