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2013-01-15 21:46:14)
标签:

老厦门

第八海鲜市场

旅行

摄影

市井生活

分类: 行走系列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到厦门最不能错过的地点当属轮渡,这里是很多景点的交通中转站,但隐匿在轮渡第一邮局背后的第八海鲜市场(简称“八市”)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这个地理位置绝佳的菜市场,几乎汇聚了当今厦门最齐全的海鲜,当然这也是厦门现存最古老的,菜品最丰富的菜市场了,隔着鹭江道,从第一码头随时沿海捕捞调货入市,这也绝对能够保证其海鲜的新鲜。在各大旅游门户、攻略型网站上百分之九十能够看到这样一条:去厦门吃海鲜,最实惠的做法就是去八市现场购买,然后回到客栈自己烹煮···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直有着这样的理由深深得喜欢大海——海鲜,脱离淡水环境的生灵们在氯化钠的陪伴下生长,吸取着海洋世界的无限营养,造就了它们去淡水鱼类的生存之道区别。带鱼是我们普通菜市场里比较常见的品种,但这里的个头的确够大,分量够足。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些被刀俎切开的鱼类我能认识的就不多了。第一排的最惹人眼球,鱼肚子里像塞了梆子一样,这个躯体都被鼓得让人不忍心触碰,生怕一碰即爆。最上排靠右边的红色大鱼,似乎在霞浦品尝过,美名曰:酒糟鱼,酒糟鱼鱼肉在蒸锅里完美融合,合为一体,味美醇香,回味无穷。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条偌大的三文鱼我初没认破,只到看到那熟悉的橙色的横截面,噢,原来它是这个样子的。一条都买回去放冰箱里,得吃上好几顿刺身料理了吧,哈哈。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个商贩摊前都会摆上个头最大的鱼以便吸引顾客,毕竟现在正是清晨,等待着大批市民络绎不绝的挑选后,零零散散的小虾米也不值几个钱了。我猜第一张图里的鱼应该是石斑吧。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颜的菜市,总需要一些艳丽色色调来活动气氛,看着一筐一筐的鲜蔬从车上卸下来,一天真正的高峰期也就慢慢开始了。早餐店的老板早已做好准备,拧开节能灯泡,趁着天还没有亮开,早餐食料早已加上厨台,沙茶面喽,来一碗地道的沙茶面吧···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码标价销售,但其中还有一定的还价空间,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重量需要复称,一面部分店家缺斤少两。走在狭窄的主道上,两耳充斥的都是闽南音的对话,讨价声,叫卖声,这样的清晨最有意思了。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黄鱼,大黄鱼作为辐射浙江,福建海域最常见的两种家鱼而受到当地人的喜爱,另外两种是带鱼和墨鱼。别小瞧了墨鱼,真的会吐墨汁的噢,慢慢一堆放在泡沫箱里,不出一会儿,箱内便会负上黑色的墨迹。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鲍鱼要隆重介绍一下,用葱蒜油爆淋汁,嗬,肉质饱满,一口一个,味道好极了。记得在亚尖大排档尝过,50元一份,十个一份。或许了没有了海瓜子的缘故,让我第一次体验了小鲍鱼的味道。其实厦门海鲜最盛产的就是7,8两月了,如果来的正当时,还有更多品种的海鲜能够让人大开眼界。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生鲈鱼,现场宰杀,每斤二十五元,看看篓筐里的,个头贼大了,一条花费百来块是家常便饭。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小的鹌鹑被剥皮后,露出令人心寒的腥红,与其他临近的摊贩相比,这里非常的惹眼,一堆堆小小的尸体堆积如一座小山,清晨让人看了不是滋味。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胗被剖开,洗净,放在冰上保持新鲜,造型却格外的独特,像一串串花瓣。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然过了吃螃蟹的最好的金秋季节,但蟹也是海鲜市场不可缺少的主角。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式各样的贝类螺类被整齐的归放到不同的小盆筛里。花蛤,额,最大众化的实惠型消费水产品。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厦门】八市的海鲜,巴适!
位看官,如果觉得海鲜价格不错,请不要吝啬你的人民币,挑上自己喜欢的海鲜给家里的妻儿送上一顿美味的周末大餐吧,如果对海鲜保持着一些过敏原,那就到街边的水果摊上整点新鲜的热带水果去轮渡码头吹吹风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