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青岛国际啤酒节啤酒博物馆旅游摄影校园博客草根博客杂谈 |
分类: 行走系列 |
时下,青岛国际啤酒节作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啤酒节正在如火如荼的渐入高潮,虽然今年举办地异址,却丝毫没有影响她爆棚的人气。为期两周的啤酒节将汇集世界各地最为知名的啤酒生产商参加,主办方在啤酒饮区设置了12座品牌啤酒大棚,不同品牌各归其位,等待游客的豪饮。看着这么多啤酒眼花了吧,当然最大的主角还是青岛啤酒,这次我们攻入青岛啤酒生产基地,一探这块中国啤酒金字招牌的历史发展。
途径登州路的交通很便利,在十字路口便能发现这条道路的与众不同,周围被满大街的各色海鲜排挡占据,不约而同地打着青岛啤酒的大旗,刚刚新鲜出炉的扎啤随即被端上餐桌,这样的速度足以秒杀其他饮料的口感。看看外面硕大的啤酒造型的化工机械,心里迫不及待的想回归到1903年青岛啤酒刚成立的岁月,历经百年,成了中国啤酒的第一品牌。青岛啤酒博物馆设立于青岛啤酒厂老厂房内,经久不衰的经营之道让人充满好奇。
各旅游团的大巴接踵而至,加上私家小车和公交的穿插,让这条本就不宽的马路显得拥堵不堪,庆幸这T字路口的红路灯,让无序的交通暂且得到舒心的畅通。
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啤酒博物馆,这里见证了青岛啤酒发展史,侧面也向人们诉说一段贸易变迁史。
1903年,英德商人为适应经济需要,在此开办啤酒厂,取名“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一战爆发后,日本人占领青岛,将啤酒厂从德国人手中买入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德国人办事严谨,不仅酿酒技术上乘,精密仪器加工也让人刮目相看。上图的电机便是当年创办青岛啤酒厂所使用的电机--德国西门子品牌。
黑白两色的麦子是酿酒的原料之一,化学就是这样让人心生可畏,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变成了现实。黄色的麦粒造就的就是现今市场上主流的黄色啤酒,而黑麦酿成的啤酒自然而然是黑啤。据说黑啤泡沫香浓,不过那个口味之重让我极其不习惯,或许下一次品尝的时候会好一些吧,哈哈。有木有觉得下面的图想一个蒙着头巾的神秘女子?
各式各样的原料放在木箱盒子内,不知是木箱还是麦香,在大厅萦绕散开,亲,这些麦芽可是可以现场品尝的哟,啤酒花当然就算了,不过可以稍稍带一粒回去慢慢研究,样子真像小时候买的柠檬丹。
啤酒制作过程说简单也就那几个步骤,说复杂期间每个步骤从选料到微妙的温度变化都是及其讲究的。简而言述,麦芽经过糖化,发酵,过滤几个步骤后就开始灌装封口。特别感觉对不住中学的化学老师呃,几年化学生活基本上就像浮云飘过。请原谅一个化学没学好的人,不能详述,伤不起啊。
发酵池,温度低的让人感到寒意,多带一会儿,镜头上,发丝上都吸满了水滴。当然,选择和红酒一样用木桶贮藏后发酵是最能让酒回味的办法了。其实装酒最好还是用木头,保鲜效果是最好的,但因其成本太高,让人退而求次选择了玻璃瓶装。塑料瓶也能装酒,但因长时间贮藏会产生塑化反应,所以当今世界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啤酒是玻璃瓶装。
“青岛与世界干杯”是青岛国际啤酒节永恒不变的主题。这样的欢庆主题不仅仅只体现在啤酒节里,在酒厂内,背后的青岛人开辟了循环经济链,将啤酒价值最大化,为低碳环保做出了自己的力量。
不同时代的包装让人回想起某个历史瞬间,生活在青岛,周末似乎不用去干什么了,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我不在啤酒店就在去啤酒店的路上。平日跃上好友,畅饮几杯新鲜扎啤,让人神清气爽,扎啤的确比瓶装的普通青岛味道更厚醇,苦味是必须的,嘿嘿。
陈列台上不仅汇集了各个年代的啤酒,也有世界各地知名啤酒。不知道有没有人会搜集这些代表城市风貌的易拉罐,突然想起了星巴克城市马克杯,一座城,一片情,令人最难忘却的总是发生在身边的普通事儿。当然青啤百年归来,外包装的改变也会是一道风景线,各色参加博览会与不同级别不同浓度的啤酒在这里有着不同的身份标签,当人们一看到这些标签时,就能知晓这瓶啤酒背后的故事。
每个参观者在这里可以得到一次品尝小杯啤酒的机会,工作人员顺带递给你一小包花生,夏季宵夜良品啊。
墙上是五四广场上炫美的夜景,有LED等闪烁的哟。青岛之夜,啤酒的世界,海鲜的天下。别以为要结束了
奔跑的青岛之子···
别以为要结束了,这些作为灌装工序的展示,其细小工序也让人记忆深刻:倒灌,消毒,过滤,封口,贴标,装箱,入仓···工艺链全自动,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请注意下图中的工人数量,科学技术是强有力的生产力哇。
流水线检验,任何有瑕疵的包装在这里都会得到剔除。
全自动流水作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产量却比人工翻了好几倍。
这是一条普通的走廊,但却简单的展现了青岛啤酒走向世界的影像,同一种啤酒在不同的区域的广告也不尽相同,入乡随俗成为青啤融入他乡的制胜法宝。
加拿大↑
百年青岛是对青岛啤酒最大的肯定,一个运营超过百年的厂家,必然经历过世界变迁的风风雨雨。
最震撼的纪念品开始登上舞台,猜猜上图红色筐子里的是什么?别被它外面的名字迷惑了,这可是如假包换的巧克力糖果,一打一打码放着,深受老外们的喜欢,当然价格有点不菲。
密密麻麻的冰箱贴,那次看微博谁说来着,今后去旅行都要带上冰箱贴的,这个啤酒盖的冰箱贴还算是比较有特色的了,有密集症的童鞋慎看!!
一切与酒相关的都能衍生出商机。
暂且把它的地址叫做登州路1903号吧,这栋极具异域风情的红房子,用醒目的粉白镌刻上了年代的号码,如果可以有机会,我想我会愿意穿越到过去,小小博物馆,见证了中国企业的大发展。